今年高考结束以后,河南杞县等地的高考舞弊案被媒体曝光,其中多名大学生参与违法作案充当“枪手”,将面临惩处;最近又有媒体披露,某地数十名大学生因参与非法传销活动被抓;更早时候,大学生杀人犯罪甚至在饮水器内投毒致同学死亡等案例也有发生;近一段时期,媒体上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级别的官员被“双开”、“移送司法处理”或被判刑的报道……上述这些案例中,所涉人员普遍具有高学历,至少是大学毕业,有的还是“博士”甚至“博士后”。这不由令人感叹: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学历与犯罪“倒挂”的现象呢?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受教育程度高低与犯罪率高低成反比,即文化程度越高的人犯罪越少,文化水平低的或文盲,犯罪的比率就较高。因为低文化的人对法律的了解相对较少,而且一般生存状况较差,容易铤而走险。诸多事实也表明,一直以来,刑事犯罪中低学历、少文化的人的确比率较大。“多建一所学校,就少建一座监狱”,雨果的这句名言也从侧面说明了教育能减少犯罪。 但任何事物不是绝对的,就教育与犯罪的相互关系来说同样如此。有专家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学历低的人感情纯朴,需求简单,犯罪动机较少;而高学历者目标远大,欲望强烈,一旦不能满足,很容易走向犯罪。本文开头所列举的各类案例,正可印证这一观点。 西南政法大学教师陈刚与李树也一直关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他们认为,在理论上,教育同时具有犯罪预防效应和犯罪扩张效应,因此教育对犯罪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同时,不同层次的教育对犯罪率的影响也并非是单调的。两人以中国进入新世纪头9年的地区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总体的教育扩张显著降低了中国的犯罪率。这一结果主要受益于小学和初高中教育,其间犯罪预防效应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而递增,但大学教育不仅未能降低中国的犯罪率,反而显著促增了高技能型犯罪。笔者以为,尽管现实生活中高学历者犯罪现象增多是事实,但要对其原因具体分析,“上大学、高学历反而会促增犯罪”的观点值得商榷。若然成立,岂不成了“知识越多越反动”谬论的翻版?必须应予坚决否定。 其实,高学历者犯罪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从教育方面看,长期以来,我们突出《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而忽略相对的“人之初,性本恶”的观点。而科学认为人性具有两面性,“恶”就是人性中普遍具有的“自私基因”。因此,在教育中除了引导向善,也要让受教育者时时警觉罪与罚。大学生与高学历者近年来违法与犯罪现象增多,与各高校长期忽略道德与法律的教育有关,其相关教育远不如中小学,对此必须予以改进。笔者认为,高校许多学科教学应与犯罪教育有机结合,终身教育中也应把它列为重要内容。 从社会环境方面看,当今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以及权力寻租、正不胜邪等丑恶现象,容易造成一些高学历者心理失衡:既然真才实学不能赢得公平竞争,那就用它走邪门歪道,甚至不惜违法犯罪。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及时校正其负面心理、强化其自律能力。同时,政府及立法机关要通过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改善“劣币驱逐良币”的社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