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下发,备受全民关注的公车改革在酝酿20年后全面启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公车改革的实践者叶青指出,对此轮车改表示不满的,最多的就是既得利益者。有的干部抱怨说:车补这么低,以后不出差了(7月29日《中国经济周刊》)。 公车改革势必会触动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因此,有人抱怨甚至阻挠改革,并不奇怪。但抱怨“车补这么低,以后不出差了”,却让人有些想不通。 一者,公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之一,也是老百姓的期盼,势在必行。“车补这么低,以后不出差了”,是对公车改革的消极抵抗,如此抱怨的官员,足见其党性原则、为民意识之差。 二者,公职人员的车补果真很低吗?别说普通老百姓上下班根本就没有车补,“司局级每月补贴1300元、处级800元、科级及以下500元”的标准,已经不算低了。再说了,官员出行非得有公车、打出租车吗?不能像叶青那样奉行“3510”法则:外出3公里左右步行,外出5公里左右骑自行车,超过10公里开私家车吗? 三者,车补低事实上和出差并无太大关系。车补是针对取消公车之后公务出行的补贴,官员出差按规定乘坐长途客车、火车等,相关费用是可以用差旅费的名义报销的。 表面上看,“车补这么低,以后不出差了”是一些官员的牢骚,有些矫情,其实质是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特权思想严重,观念没有转变。如今车改尚未全面铺开,就有一些官员发出杂音,试图消极对抗,这样的“抱怨”值得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