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秉益
|
|
作品陈列
|
|
《红颜》 (资料图片) |
|
《母与子》
|
汤丹文 文/摄 去年开始,从田野里走来的象山竹根雕大师周秉益迎来了他收获得奖作品的“大”年——— 2013年10月,他获得“浙江省根雕艺术中青年十大名师”称号,作品《福贵齐芳》获得“非遗薪传”浙江根雕艺术精品奖金奖; 2013年11月,作品《醉春》获得中国第十五届根艺石艺博览会“刘开渠根艺奖”金牌; 今年5月,他与学生俞杰共同创作的作品《大白菜笔筒》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这些都是根艺圈内甚至工艺美术圈内顶级的奖项,对周秉益来说,这也是对他从事竹根雕艺术创作30多年最好的回报。 邂逅根艺 无师自通 周秉益属龙,出生在象山大徐三角埭村,全家务农。也许父亲对木工那一点点爱好,让周秉益从小十分喜欢画画。当地农村里的宁式大床上的花板、龙凤屏往往能让他注目许久,沉浸其中。 周秉益至今还记得,当时初中毕业举办典礼的教室里,他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大大的《梅花报春图》。这也许是他第一幅示人的美术作品。 初中毕业后,周秉益跟表兄做了2个多月的油漆工,虽然学做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大漆”,与美术也搭点边,但终究是“吃人头饭”的活,自己也没有多大兴趣而作罢。虽然当时家里不甚富裕,但周秉益的父亲并没有让他这个周家的第6个孩子过早地去独立谋生。也许在老父的眼中,他注定是个吃“文饭”的角色。 20世纪80年代初,象山县文化馆开办了当地第一期美术培训班,当时的授课老师中有后来成为宁波市文联主席的油画家陈继武。周秉益报了名,接受了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最初的熏陶。短短几个月下来,培训学生中他的专业课成绩数一数二。但毕竟只是初中毕业,很多一同培训的学生后来去考美院了,而他只得回到了大徐农村的家中。 不过,这次培训的经历让周秉益与竹根雕有了一次奇妙的“邂逅”。当时,文化馆下面开设了一家工艺美术公司,象山最早一批搞竹根雕的前辈诸如郑宝根、何幼真都在那里。当周秉益看到那些化腐朽为神奇的竹根雕作品时,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二话没说,他从宁海桑州的一位打铁匠那里定制了全套的雕刻工具,开始了伴随其一生的竹根雕从艺生涯。 那时的周秉益是个自由职业的文化“打工者”。从艺首先得学会生存,那时的他,职业和身份不断转换:他有时是去工艺美术公司教学徒的老师,画广告、画舞美;有时是去山间野外遍寻原料、为公司做计件竹根雕产品的艺匠;有时是行走乡间为寺庙里佛堂画些线描布画、雕佛像金身的画师…… 很难想象仅有基础美术知识的周秉益如何一点点通过摸索在竹根雕甚至油画方面无师自通。为了增强雕塑的造型能力,他用小学生的橡皮泥反复练习。学人体解剖学、运动学,他买来书自学油画、色彩学、美学,他把父母兄弟、乡里乡亲作为画肖像的对象,一段时间后竟也游刃有余了。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国内掀起了下海经商的热潮,这股风多少也吹到了当时象山这座滨海小城。周秉益和他的姐夫一起开了一个特种古董美术工艺厂,主要为台商生产定制的佛龛。那时,周秉益创作了老寿星、观音等许多传统题材的竹根雕作品,每年去广交会卖个几千元钱也是蛮开心的事。 这个时代也是象山竹根雕飞速发展的时代,涌现了许多从事竹根雕艺术品生产的企业,象山也被誉为“中国竹根雕之乡”。但没过几年,这股风头就减弱了。许多从业者另谋出路,或者转行做了古旧家具生意。1994年,周秉益也“下海”与人合股,在丹城步行街上开了一家滨海娱乐中心,当起了演歌厅的老板。那几年,虽然也断断续续做了几件竹根雕,但只是偶尔为之了。 几年下来,娱乐中心走上了正轨,似乎不用他操心了,但周秉益的心一直不踏实,用行话来说就是感到很空。而这“空”的原因是与竹根雕创作渐行渐远。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1999年,在对自己的人生作了一番深思之后,周秉益重新拿起了刻刀,开始了专业的竹雕创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年,他就收获了成名之作《红颜》。 展示在笔者眼前的《红颜》是一个唐代丰满女子的形象:竹子的须根是她如云舒卷的黑发,竹白是她如冰雪一样的肌肤,而竹节上的纹理,是她华美裙裾上的装饰……女子的面部经周秉益的精雕细刻,展露着如蒙娜丽莎不可捉摸的微笑。这件作品在1999年的浙江根艺展上荣获金奖,同年获中国根艺美术最高奖“刘开渠根艺奖”金奖。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钱绍武,中国根艺学会主席、根艺界的泰斗马驷骥,清华大学工艺美术系博士生导师李德利都盛赞这件作品,认为“既保留下了竹根的自然形态和美感,经过创作者的妙手,唐朝女子的神韵也呼之欲出,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 谈起创作过程,周秉益告诉笔者,当时,他的脑海里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要创作这样一个意象的作品,而符合自己构思立意的材料却迟迟没有寻获。最后他还是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心仪的竹根,“这件作品动刀后,不到三四天就完成了,但找这个材料却花了20多天”。 竹根雕创作过程中讲究的是手、眼、心并用,但在周秉益眼里,要创作一件满意的作品,最关键还是在于立意。他说,竹根雕从选材、立意、意象产生,到构思布局、取舍、打胚、修光、调整统一、抛光上油,创意的灵魂最重要。创作者需要关注哪些地方是多余的,哪些地方要着力表现刻画,哪些似是而非的形象要保留下来,给观者以更多的想象空间,突出主题思想,从而使作品形神兼备。 周秉益心里十分明了:“艺术不是为明天做的,是为后天做的”,民间工艺美术的生命力就是造型与题材的创新,当然,这一切建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一些传统题材的竹根雕作品上,周秉益追求的是传统艺匠的“工”、“意”,也就是刀法的运用,线条的流畅,雕工的精美。而他的一些现代作品则更讲究形式上的美感。 2006年,周秉益被评为第三届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尔后又被评为第二届中国根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从事竹根雕30多年,他创作的50余件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国际性展览评比中获金奖,业内人士称他为“获奖专业户”。他不仅是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金奖得主,中国根艺美术最高奖“刘开渠根艺奖”、传统工艺美术“天工奖”金奖得主,自然也成为象山竹根雕创作领军人物之一。他还在中国工艺美术期刊发表了《竹根雕的当代价值》、《传统技艺与创新》等论文,许多作品被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和海内外名人行家收藏。2008年,中央电视台9套专题报道了他的艺术创作经历。2010年,作品《警》、《刻舟求剑》、《松林雅集》等入选上海世界博览会展出。他还多次被文化部、中国文联、省市有关部门推荐为文化使者,赴以色列、阿联酋、希腊、阿曼、日本、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作品展示和技艺表演,得到高度赞扬和好评。 至今,周秉益已创作了上百件作品,题材涉及渔樵耕读、文房四宝、佛道人物、文人雅士、历史典故、昆虫花草、传统器物等,不一而足。而他的作品也从单个的形象向多个形象的组合嬗变,甚至已开始琢磨如何在竹雕上体现类似《四妃十六子》、《捣练图》等古代名画的场景。 “我始终相信,搞艺术是靠作品说话的,19岁入这一行,想的就是把自己的事做得完美。”周秉益坦言,自己是从泥土里跌打滚爬出来的,更是“绝处求生”的艺者。所谓“绝处求生”,就是像他这样的出身从事艺术创作的,摸索的过程中酸甜苦辣,冷暖自知。而他更明白的是,竹根雕业界竞争激烈,所制作品大同小异,更需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内容到形式、从技艺到创新,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思想内涵、个性风格。只有这样,方能生存进取,屹立不倒。 现在,周秉益早已桃李芬芳,带出了很多学生从事竹根雕创作。对他来说,如果做点平常讨巧的竹根雕产品,仅凭几个老客户,一年赚个四五十万没什么问题。但他目前最想做的事是沉下心来,创作100件能体现自己创意和水准的作品,办个竹雕艺术陈列馆,让更多的人来了解竹根雕这门艺术,感受其中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