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宁波市举行了第三届青年演员(戏曲组)比赛。来自市小百花越剧团、市甬剧团、余姚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鄞州区越剧艺术传习中心、宁海县平调艺术传承中心的5家专业艺术院团的47名专业演员参加了比赛。三场比赛,反映出宁波目前戏曲人才的整体风貌:新生代演员成为剧团的新鲜血液,但水平参差不齐;地方戏剧种涌现出实力不凡的拔尖人才;越剧人才虽有少数出众,但总体成长缓慢。 新生力量崭露头角。参赛选手中,年纪最大的40岁,最小的18岁。70年代的参赛选手4名,80年代的18名,而90年代的则有25名,90后占总参赛人数的一半以上。几乎每支队伍中,都有90后的新生代演员,他们给剧团带来了新鲜血液,当中不乏有灵气的可造之材。比如姚剧团的小生演员章旺、市小百花越剧团的吕派花旦徐秋英、老生演员邢步青,都是刚从艺校毕业不久的90后,他们唱腔、身段等基本功扎实,把握人物情感恰到好处。但多数90后演员整体来看还略显稚嫩。应该说,此次比赛展现出了宁波戏曲专业表演团体传承发展上后继有人的面貌。 地方戏剧种演员培养成绩显著。甬剧和姚剧作为宁波的地方剧种,都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备力量的培养成为剧种传承工作的重中之重。近10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甬剧团和姚剧团先后定向培养了一批学员,此次比赛获金奖的就有两位曾是当年的甬剧学员。苏醒凭借根据锡剧同名折子戏改编的甬剧《珍珠塔·跌雪》,以唱做并重的完美表现获得全场最高分;贺磊以《宁波大哥·祭坟》参赛,情感饱满、唱腔富有韵味。姚剧团的章旺、沈迎湾同样是剧团定向培养的学员,进团尚不到一年,在比赛中均有不俗的表现,他们的参赛剧目分别是《珍珠塔·跌雪》和《情探·阳告》。这类移植剧目,尽管本身地方戏韵味不足,但给了演员极大的表现空间。 越剧人才成长略显滞缓。越剧是浙江的大剧种,在宁波也是主流剧种。三场比赛展现出目前宁波越剧人才队伍行当完整、流派丰富的特点。但就人才本身来说,拔尖人才不多,总体成长缓慢;后续人才中少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获得金奖的七位演员中,仅有三位是越剧演员,这与剧种本身所处的地位非常不符。从以往来看,越剧演员的基本功历来都强于甬剧和姚剧,但本届比赛中,基本功的优势在越剧演员身上大不如前。有的演员尽管选择了唱做并重的折子戏,但是基本功不过关反而成为硬伤,反倒影响了发挥。市小百花越剧团的老生邢步青,尽管因为超时被扣分,排名略靠后,但从其唱、做、表来看,都显示出是一位难能可贵的老生。不过后续人才中,这样的好苗子并不多。有的小演员表现人物的手段过于单一,展示的只是嗓音条件,而人物塑造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否则人物情感的表达也就无法淋漓尽致。这是多数新生代演员需要在今后的舞台实践中去学习和领悟的。 本次大赛,让人欣喜地看到了我市戏曲界后备力量的充实和成长,但整体依旧不容乐观,拔尖人才太少。此外,宁海县平调艺术传承中心只有越剧演员、没有平调演员参赛,令人十分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