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8月29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0年前,滩涂上长出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水草,之后每年以20%的速度疯长。如今,大片滩涂变成了绿油油“草原”的同时,贝类、藻类、鱼类及小海鲜随之消亡了———

西沪港大米草治理迫在眉睫

实验区4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的滩涂功能状态。(徐能 摄)

  

  本报记者 王量迪 象山记者站 俞莉 陈光曙

  西沪港1.8万亩滩涂成“草原”

  西沪港是象山港的重要内港,港内海域包括滩涂资源、渔业资源、港口岸线资源等海洋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从10年前开始,这里的滩涂上竟莫名其妙地长出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水草。

  可怕的是,长了这种水草的滩涂上,贝类、藻类、鱼类及小海鲜就无法生存。

  紧靠西沪港下沙海域的一些渔村,原先有近千户村民在滩涂上以搞水产养殖、“赶小海”为业,而现在从事这些行业的已所剩无几。为此,心急如焚的村民曾对大米草实施火烧、刀砍、药灭……办法想尽,却无济于事。目前大米草的面积由几年前的一小片迅速向周围扩散,并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致使西沪港内大片滩涂变成了绿油油的“草原”。当地人憎恨地称这种水草为“害人草”。

  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到目前为止,西沪港已有1.8万亩滩涂被大米草侵占。更为严重的是,大米草的快速增长,使得西沪港内海洋水动力条件和冲淤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造成进港潮流流速减缓,流量减少,港内纳潮量减少,港内淤积动力增加,滩涂淤积加快,海床逐渐提高,海底地形发生变化,西沪港最终可能变成死港。

  有关专家认为,以目前西沪港海域大米草分布区域面来看,今后几年内如不抓紧时间规模化治理,不仅西沪港可能变成死港,而且对象山港生态环境保护和滩涂养殖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为此,居住在西沪港附近的6000余名墙头镇群众签名呼吁书,强烈要求尽快实施西沪港大米草治理项目。

  实验区4年不再生长大米草

  那么,大米草是否无法治理?据参与大米草整治前期工作的相关人员介绍,根据专家推荐选用的人工机械开挖治理大米草方法,墙头镇于2009年底在西沪港孙家村段堤外建立了一个面积为7500平方米的大米草人工开挖治理实验区,对根系一般在40厘米至80厘米、根深一米以上的大米草,挖掉其所有根系,清除根茎。

  此后,科研人员在连续4年的跟踪实验中发现,原生地方不再有大米草生长,只有零星漂移而来的大米草苗,通过及时拔苗清除即可防止其生长。整个实验区保持良好的滩涂功能状态。

  我们日前在这一实验区看到,与周边长满密密大米草相比,实验区是一块光秃秃的滩涂,虽然寸草不长,却吸引了几只白鹭。据当地村民介绍:“滩涂上不长‘害人草’后,贝类、藻类、鱼类及小海鲜随之而来,白鹭自然就会来觅食喽。”

  对此,有关专家认为,目前国内外治理大米草的技术方法主要有人工机械开挖法、生物法、化学除草法和浸泡除草法。从实验区的结果分析,人工机械开挖仍是目前治理大米草最有效的方法,但工程量相对比较大,且需要对开挖泥土有一个合理的处置方法。但目前海上大型绞吸船挖掘施工已比较成熟,完全能满足对西沪港滩涂大米草挖掘工程的需求,且技术操作简单,弃土输送也方便,开挖成本相对较低。因此,采用集结区机械开挖与零星分布区人工清除相结合的方案,可以做到彻底根治,不再复发。

  象山欲投数亿元围剿“害人草”

  为了消除大米草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危害,象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西沪港大米草治理列入象山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中,并先期委托国家海洋二所编制完成《象山县西沪港大米草治理方案》。

  根据这一方案估算,要消除西沪港大米草,需要投入治理资金数亿元。

  如何解决天文数字般的资金?据象山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考虑整治大米草的资金压力很大,该县为此采取政府主导和监管,鼓励社会投资,引入市场机制的创新模式,以企业组织具体实施治理,政府采用政策扶助原则,保护性开发西沪港。

  治理将采用集结区机械开挖与零星分布区人工清除相结合的方案,开挖后1300余万立方米的泥土则计划沿墙头镇跷头嘴至盛王张村上新塘新岸线内堆放,形成6000余亩的堆放区。这样既解决了大米草区域开挖后的泥土处置难题,又能够达到岸线整治、风暴潮防御以及城镇化建设的目的。

  目前,该项目已列入2014年省、市海洋经济重大工程,正在各项报批阶段,并将于近期召开听证会。有关专家认为,象山采用机械深挖、根除并固化的治理大米草方式,如获成功将对全省乃至全国沿海滩涂湿地综合治理起到示范作用。

  对此,一些墙头镇群众感慨:等了多少年了,西沪港终于有救啦!

  相关链接

  大米草引入中国的原因及危害

  大米草,原产于英国南海岸,是欧洲海岸米草和美洲米草的天然杂交种,具有耐盐、耐渍、生长繁殖快、生态幅度宽等特点,在促淤、护堤、保岸等方面有作用,1963年在中国引种成功。

  虽然大米草在生态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可用性,但其自身特点也使它具有很强的侵入性,并主要产生4个方面的危害: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影响滩涂养殖、堵塞航道、诱发赤潮。其中,大米草在滩涂的疯狂生长,致使其中的鱼类、蟹类、贝类、藻类等大量生物丧失生长繁殖场所,导致沿海水产资源锐减。同时,由于一年一度大量根系生理性枯烂和大量种子枯死于海水中,致使滩泥受到污染,海水水质变劣,助发赤潮。因此,大米草被列入全球100种最有危害外来物种名单和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的名单。

  目前,大米草在中国分布于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市、区)的海滩上。

  大米草难除的原因

  1.大米草植株含有盐腺,能附集盐分,使其整株盐度达70%。在这样高的盐度下很多除草剂都会失效,即使不失效,其效力也会大大降低。2.涨潮退潮的影响。因为大米草为滩涂植物,每天会被海水淹没两次,每次长达6小时,这样必然会造成所用药剂的散失。同时,因为大米草生长在海洋滩涂,未被大米草吸收的药剂会直接被海水带走,所以就要求除草剂本身及残留不应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且对环境安全。

  专家指出,造成这些外来物种成功入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国家生态安全防范意识,缺乏综合性的利益与风险评估体系等。而一旦外来生物入侵成功,要彻底根除极为困难,且用于控制蔓延的代价极大。

  专题责任编辑 陆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