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负责人应有的义利观 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备受社会关注,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是推进改革的一条主线。9月10日,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国企领导限薪是应该的,“如果我们国有企业的领导者想赚大钱,你最好离开这个平台,你跳出去,别在这儿干。”简单一席话,道出了国有企业负责人应有的义利观。 由于体制机制不健全,确实有一些国有企业负责人在“为公”还是“为私”的价值取舍面前走了岔道、偏了方向。有的把国有企业当成自家“私产”,把职务消费当成个人的“钱袋子”;有的三心二意、不思进取,造成企业巨额亏损,仍然高薪照拿、毫不羞愧;还有的只顾个人利益,漠视职工群众的努力。 国有企业姓“公”不姓“私”,其“股东”是全体人民,牵连着全体国民的福祉,这一独特属性决定了国有企业必须“公”字当头。正因为如此,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奉献意识,就是担任国企负责人的基本条件。 ———《光明日报》周继坚 官员退出高价培训是好事 9月8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官网的EMBA学员名单中还有3名现任省部级官员的名字,而到了9月9日,这3人的名字已被删去。一个多月前,中组部发文严禁领导干部参加高收费的培训项目,EMBA、后EMBA、总裁班等被明确列为高收费社会化培训项目,“领导干部一律不得参加”。一个月来,各大EMBA班,尤其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长江商学院等最知名的EMBA班,已开始出现领导干部退学潮。 不可否认,读EMBA的官员人群中,确有人为了充实自己,以提高在管理市场经济中的驾驭能力。但不能否认,也有人是为了EMBA那顶光鲜的帽子以及可以由此结交人脉。官员读EMBA热,不仅在于天价学费本身可能埋藏腐败的因子,还在于其可能成为官商勾兑的开始。 中组部此次发文“严禁领导干部参加高收费”的培训项目,不仅将这种披着高端培训外衣的“权钱勾兑”打回了原形,压缩“雅贿”的生存空间,更是彰显了反腐的坚定信心与坚强决心。 ———《南方日报》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