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江北区、慈城镇两级人大代表视察区政府实事工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
编者按:乡镇人大是基层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地方国家事务、行使当家作主民主权利的主要途径和基本形式。乡镇人大工作是否扎实,直接关系到基层民主是否前进、基层政权是否稳固。近日市委转发了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镇人大工作的指导意见,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了历史上首次乡镇人大工作专题会议,翻开了我市乡镇人大建设崭新一页。本文展示部分乡镇人大工作的特色亮点,希望使读者能窥一斑而知全豹。 乡镇人大是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近年来,我市乡镇人大着眼服务大局、发挥代表作用、创新推动进步,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密切人大与基层群众联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着眼服务大局 北仑梅山乡是一个处在大开发中的区域。2008年2月2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梅山乡从一个传统农业乡一跃成为开发建设的前沿阵地,这一华丽转身在客观上打破了梅山既有的发展路径和利益格局,进入了一个利益多元、诉求多样、矛盾纠结的新的发展期。 如何平衡开发需要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是梅山乡人大这些年一直在思索与探索的课题。就在梅山保税港区批准设立的同年7月,一个全新的人大代表议事会制度在这里诞生,还设立了供人大代表议事用的人大代表议政室。 人大代表议事会每季度围绕乡里的全局性重大问题、重点项目、重大决策以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等方面内容展开讨论。批准设立梅山保税港区后不久,大量的征地拆迁工作在梅山乡启动了。“当时,当地老百姓最担心的是:没地种庄稼等作物了,以后靠什么维持生计?”梅山乡人大副主席张根祥说。当乡人大代表把这一问题反映上来后,乡人大马上召集代表通过议事会讨论,最后形成建议案转送梅山保税港区管委会,得到采纳后管委会出台了相关劳动就业政策,自2011年以来,共解决了2350人的就业问题。 大开发过程中,由于工程车辆每天往来穿梭,对当地群众的安全构成一定威胁。在议事会的推动下,梅山乡在全区范围内率先实施新农合附加意外伤害保险参保,一年后将人均保费由10元提高到20元,由乡财政及新港公司各出资50%,后又将参保对象扩大到所有的农业户口和新农合参保的非农业户口人员,三年来全乡共计451人享受到该项保险,保险赔付额为93万多元。 人大代表议事会制度实施以来,梅山乡人大共召开议事会29次,讨论议题67项,政府采纳60项,实际解决42项,未采纳的均作为政府参考备案。 监督助力发展 监督政府是人大的重要职能之一。乡镇人大把监督政府、推动发展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在实践中探索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方式。 慈溪庵东镇人大组织对政府各线工作分管领导进行述职评议已有10多年了,从定对象、拟方案、做调研、听述职、搞评议到抓整改,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工作体系。 “有人误以为人大只会监督政府,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大对政府工作的‘助推力’。”慈溪庵东镇人大主席应建勇向记者讲述了通过评议使人大、政府拧成一股绳,合力推进重点工作顺利开展的事情经过。去年,对城建线政府分管领导进行述职评议时,正逢“三改一拆”专项行动启动,当时镇“三横”区块违建面广量大,涉及200多户居民,被列入宁波市“三改一拆”重点督办项目。这些违建大多是当地居民用来出租的低矮平房,要拆除这些违建,居民的抵触情绪之大可以想象。最后,镇人大专门发文,要求全体人大代表在“三改一拆”专项行动中带头作好表率,履行监督职责。镇人大代表奔走在这些居民之间,反复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通过全镇上下齐心协力,短短75天,全镇完成6万多平方米的违建拆除工作,而且98%是群众自行拆除。 象山县定塘镇人大则积极探索专题询问有效途径,拓展乡镇人大监督手段。去年,在向全体代表征求询问议题并确定把食品安全问题作为首次专题询问议题后,定塘人大主席团又组织30多名代表按照6个片区分为6个小组,按照种植、养殖、菜场、小作坊、餐饮店、食品商店等分组采取专题调研与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涉及食品安全的生产经营场所和田间地头,收集到六大类43个食品安全相关问题。镇人大确定大塘港水产养殖、农产品农资使用、大塘麦糕食品添加剂等18个具有定塘特色、群众不清不明期待答复的问题作为专题询问题目,并提前10天发给询问人和被询问人。 9月下旬的一天,定塘人大召开专题询问会。镇食安卫办、镇农办、工商所、食药监督所主要负责人与部分镇人大代表面对面,回答代表提问,代表们对回答不清不明的当场再提出询问,由部门负责人再次作出回答。专题询问结束前,分管副镇长代表被询问部门做表态发言。 专题询问不能止于“问”,而更重要的是要把“答”监督落实到位。镇人大办将专题询问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书面询问意见,通报给被询问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受询部门在3个月内向镇人大反馈整改情况。11月初,4个部门分别上交整改报告,镇人大对已完成落实整改措施进行视察检查,对尚未完成的承诺事项进行跟踪督查,对4个部门无力或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县人大代表提交闭会期间代表建议的形式向上反映。如大塘麦糕的制作标准,提出《关于制定象山特色小点心制作标准的建议》,引起县质监局的重视,现已制定大塘麦糕等特色小点心的制作标准。 定塘镇人大主席史冬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专题询问后变化最大的是被询问部门工作更加积极主动,服务意识大大增强。 发挥代表作用 在我市集镇和农村,遍布着5630名乡镇人大代表,占到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总数的63%。乡镇人大代表植根基层,来源于群众,最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不仅是乡镇人大工作的基石,而且是人大组织联系基层群众的主要纽带。 乡镇人大工作有没有活力,成效怎么样,关键看代表作用有没有得到发挥。奉化莼湖有个镇东环线工程,从2003年立项、2005年开始建设,却因为沿线拆迁征地问题一直无法顺利开展,群众对此意见很大。按照镇党委工作要求,镇人大主席团把该项目作为重点督查工程,经多次督查,一次问责,同时发挥人大代表“人脉”作用,上门做“钉子户”思想工作,难题顺利得解。2013年,该工程终于竣工通车。 “五水共治”工作在莼湖镇开展后,针对上游非法挖沙,渚溪河水长期浑浊的情况,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巡查排摸,最终促使非法沙场关闭;多名代表还担任了河长、巡河员,承担保障河清流畅的责任…… “只有激励人大代表履行职责,发挥好其应有作用,才能使镇人大有作用、有地位,才能使镇人大工作呈现勃勃生机。”莼湖镇人大主席潘峰说。 江北慈城镇辖区有38名区人大代表、93名镇人大代表,他们都是镇人大主席孙金奎的“宝贝”。如何让代表们感觉到这个群体的作用,激发大家的履职热情,是孙主席一直在考虑的问题。从2009年起,慈城镇人大在人口密集度较高的2个社区和37个行政村,推出人大代表建议公开、公示、公布行动,改变了传统的人大代表建议内部“流转”的做法。通过把两级人大代表建议提、办、结三个阶段工作公布上墙,使群众对人大代表所提建议情况及有关部门办理工作有了直观了解。特别是公布建议过程中同时公布了代表照片、联系方式,使群众遇到热点、难点问题时都会想到人大代表,主动与他们进行联系,从而密切了代表与选民的联系。 创新推动进步 实施乡镇人大代表票决政府实事工程项目制度,这是近年来我市乡镇人大最大的创新工作之一,被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聚焦,誉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次有力推动”,受到广泛肯定。这项工作起源于宁海的个别乡镇。2008年11月起,宁海县人大常委会在力洋镇、大佳何镇开展票决制工作试点,取得成功。第二年,票决制被推行到宁海全县。 “实行票决制工作,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科学化的、民主化的决策过程,充分汇集了民意,集中了民智,因此从各方面反映来看,实事工程的民意基础更加深厚,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现实需求,政府对实事工程的重视程度、工作力度、推进速度都比以往有很大提高。”宁海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志来说。截至去年年底,宁海各乡镇共征集实事工程建议项目数2199件,777个候选项目提交票决,票决确定518项,总投资达31.8亿元,当年完成率86.7%。 去年底,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全市乡镇政府实事工程代表票决制指导意见,将这项新举措推广到全市所有乡镇。 慈城镇人大则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模拟约见”的监督载体。2012年,慈城镇人大围绕某小区的居民燃气管道开通问题,把镇政府分管副镇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为“约见”对象,并由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区人大代表、镇人大代表和选民代表等参加的“合议庭”,开展了“模拟约见”活动。 在“模拟约见”活动中,慈城镇人大把握了三点:一是把“询问”渗透在“模拟约见”中,通过“询问”充分反映人大代表和选民的意愿要求,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明确了解决问题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为镇人大履行监督职能奠定了基础;二是现场确定问题解决的时间表,并要求作出承诺,以体现“模拟约见”的刚性;三是通过“模拟约见”,显示了人大主席团、人大代表对约见议题的关心和重视,并表明态度和要求,增强了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的责任意识。 “乡镇人大结合实际创新工作载体,才能不断增强自身工作的有效性。”慈城镇人大主席孙金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