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今日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9月26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丝路”点燃开放新梦想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万里行综述

  ■ 本报记者 俞永均 朱宇

  宁波帮人士李文龙创办的李氏集团,从毫不起眼的凉鞋起家,历经半个世纪的开疆拓土,发展成集冶金、地产、IT等多个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跨国公司,在尼日利亚等地拥有90余家工厂。在广袤的非洲大地,李氏集团为何能纵横驰骋?

  一家拥有98项发明专利的德国老牌企业,三年前“下嫁”给均胜集团,去年交出了其近百年发展史上最好的成绩单。在法国勒阿弗尔港,占地11公顷的盛威国际物流中心已初具规模。从产品出口到资本出海,宁波民企为何步步领先?

  大西洋边上的贝宁和亚得里亚海畔的克罗地亚,一个是西非最大货物集散地,一个是欧洲中南部地区货物进出口的主要通道。这两个国家人口与宁波常住人口相当甚至更少,市场潜力却不容小觑。嗅觉灵敏的浙商和甬商,为何能捷足先登?

  今年6月到8月,本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万里行”五个采访小组,分赴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寻访式采访。从万里之遥的中东和非洲,到与中国隔海相望的东北亚和东南亚,从全球经济最发达的西欧市场,到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俄罗斯和“老朋友”中东欧国家,记者努力探寻海外宁波帮和走出去甬企的崛起之路,广泛听取宁波打造新海丝之路先行区的真知灼见。

  那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路?通过两个多月的所见所闻,借力专家学者的研究和睿智,记者对此进行了梳理和思考。

  “新丝路”是一条经贸合作路

  ———“双赢”是开启新兴市场的钥匙,宁波企业要紧跟国家战略,从当地市场的空白处寻找商机,从产品走出去到资本走出去,从生产基地转移到兴建工业园区,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实现步步为赢……

  近年来,非洲动荡的局势,一度让很多投资商望而却步。但以宁波中策为代表的我市外经贸企业,却在非洲大陆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在尼日利亚、苏丹等非洲国家,宁波中策集团承建的电站达到114座,涉及7个国家。2008年开始,中策集团又与李氏集团合作共建工业园区。该项目占地6平方公里,总投资将超过6亿美元。

  紧跟国家战略走出去,是中策等企业成功的秘诀之一。“本世纪初,西非经济刚刚起步,电力供应严重紧缺,我们从人口最多的尼日利亚和地域最大的苏丹入手,一步步抢占非洲市场。”宁波中策副总经理肖永红告诉记者,自2000年中非论坛以来,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发展迅速,“中策的生意也风生水起,从柴油发电机组的输出,到承建电站,再到与李氏集团共建工业园区,10年间完成了在非洲新兴市场的‘三级跳’。”

  一些东南亚国家则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等特点,是宁波企业生产基地转移的理想之地。近年来,为应对生产成本上涨过快和跨国企业订单加速向东南亚转移的不利局面,申洲针织、萌恒服装等一大批纺织服装企业,相继在越南、孟加拉国等国家建立了生产基地。

  “柬埔寨普通工人月薪在150美元左右,比国内低很多。而且,我们的国际大客户已把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国家,就近设厂有利于抓住老客户,稳住国际市场份额。”据宁波狮丹努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勇介绍,2012年,公司在柬埔寨租用20多亩土地,建立了海外工厂,目前有800多名员工,年产服装700万件。

  另一方面,随着发达国家对中国企业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日益增多,在新兴市场建立生产基地,可以绕开贸易壁垒,享受关税优惠。当然,投资方还要考虑目标国利益,在促进当地就业、带动税收等方面发挥作用。

  八年前,浙江商人叶碎雄在克罗地亚投资了第一家大型中国商品集散地———长城商贸中心,主营纺织服装、鞋类和日用品批发。目前,长城商贸中心有各类服务人员300多人,其中售货员大多雇用当地人,年缴税最高达到160万欧元,受到克罗地亚政府和居民的高度认可。

  以俄罗斯为代表的金砖国家政局稳定,经济增长快,值得甬企去挖掘潜在的商机。“作为全球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绝对是一个大市场,目前当地轻工业和农业不发达,他们希望包括宁波企业在内的中国商人去那边办厂,这是投资俄罗斯的新商机。”俄罗斯·中国投资贸易发展中心董事长许彦秋表示。

  “非洲工业基础薄弱,很多民用产品不能自给。我当初从香港去尼日利亚发展,就是靠拖鞋起家,目前仅在尼日利亚各地的工厂一天就能生产拖鞋200多万双。”宁波市荣誉市民、李氏集团董事长李文龙结合自身经历,建议宁波企业尝试把部分过剩产能转移到非洲,既实现了低成本的“销地产”,又解决当地就业。

  “新丝路”是一条跨国产业链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宁波仅是跨国产业链上的一颗螺帽。与发达国家和海丝之路沿线城市开展合作,必须把握产业互补和取长补短的原则,引进当前急需的技术、设备和研发人才,共建港口经济圈……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和随后爆发的欧债危机,对以欧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一些历史悠久、掌握核心技术的老牌企业纷纷面临重组或出售的命运,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捡漏”的时机。

  【下转第4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