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今日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10月11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试养虎斑乌贼喜获成功

市民明年有望品尝到这一原生长于南海的养殖新品种

  图为专家组在进行现场验收。
  (王量迪 摄)

  本报讯(记者王量迪 通讯员蒋宏雷 刘御芳)继去年在国内率先攻克南海墨鱼大规模人工育种难题之后,由宁波大学教授蒋霞敏团队承担的市重大农业专项《虎斑乌贼产业化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再获突破。昨天,该项目的子项目“虎斑乌贼规模化养殖关键技术研究”,顺利通过了有关专家进行的年度现场验收。

  上午10时,记者随专家组在奉化市臭皮匠水产养殖场看到,2个面积20多平方米的水泥池内,趴着一只只巴掌大的虎斑乌贼。据该项目养殖负责人、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申屠基康介绍,4个月前,这些虎斑乌贼苗种投放时仅有硬币大小,现在最大的体重已达0.75公斤,最小的有0.4公斤。

  一小时后,专家组在听取课题组汇报后开始现场验收。经过一系列严格程序后,专家组公布了验收结果:臭皮匠水产养殖场首次试养成功的虎斑乌贼共计520只,平均胴长15.5厘米,平均体重0.545公斤,育成率为10.4%。

  与“臭皮匠”的水泥池养殖不同,象山港湾水产苗种有限公司是在西沪港的海区网箱内试养虎斑乌贼。记者在现场发现,这里养殖的虎斑乌贼个体明显小于“臭皮匠”。经专家组现场验收,这里的虎斑乌贼平均胴长11.1厘米,平均体重0.168公斤,育成率为33.2%。据介绍,受海区潮汐影响,养在网箱里的虎斑乌贼活动强度大大高于养在水泥池的乌贼,因而生长周期要漫长一些。

  至于本次试养育成率不高的原因,申屠基康认为主要是“凤凰”台风带来的强降水,使海水盐度剧降,造成乌贼大量死亡。而台风之前,两个试养场的成活率在80%以上。目前,项目组已专门对此进行了评估并制订了解决方案。

  专家组在现场验收后认为,原生长于南海的虎斑乌贼在我市大规模人工繁育属于原始创新,如今又在我市取得了试验性养殖成功,这为今后大规模养殖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不但可以为浙江省增加一种水产养殖新品种,而且可以引领和推动我国乌贼产业的发展,在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计划,我市明年将推广虎斑乌贼的养殖试点,并将开始有利于大规模养殖的室外池塘养殖。届时,甬城市民将有望品尝到这一高档优质的养殖新品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