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今日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问题为导向

---五论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

  本报评论员

    以问题为导向,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是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经验之一。党的作风建设涉及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诸多方面,每一方面还可以细分至会风、文风、话风等等。而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中央就明确提出重点解决对党的工作危害最直接、对政府形象损害最严重、群众反映又最强烈的“四风”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各地方和单位又根据自己的实际有所侧重,终于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群众公认的显著成效。

  以问题为导向的做法,也适合平时的作风建设。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后,作风建设中依然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一些突出问题解决或缓解了,本来一般的问题就会显得突出起来。这次路线教育,群众对刹吃喝风最为满意,公款大吃大喝现象基本绝迹,但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触及还不深。即使这次活动解决得比较好的问题,不排除有些干部是迫于压力暂时有所收敛,一旦活动结束,不能保证局部地方和单位不会出现反弹。有机关干部反映,最近会议和培训突然多了起来,有的局级干部同时接到三个培训安排,感叹分身无术。另外,随着时间推移,情况变化,一定会出现新的作风问题。所以,作风建设永远不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永远有效。

  以问题为导向也是一个好的工作方法。以前搞教育,总喜欢大轰大嗡,看上去轰轰烈烈,但常常是虎头蛇尾,雨过地皮湿,忙活了半天,没解决什么实质性问题。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大呼隆的做法,带来了极坏的副作用,“老运动员”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他们对于任何教育,心中总是这样想:“只要熬过这阵子,肯定又是老样子。”以问题为导向惩治歪风,才能让他们的“经验”不仅这次失灵,而且次次失灵,永远失灵。

  以问题为导向,特别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敢于面对问题。问题客观存在,睁一眼闭一眼是愧对党和人民,也是自欺欺人。同时要善于发现问题。对党员干部作风问题看得最清楚的,是群众;对上级作风问题感觉最直接的,是下级和基层。当你对本地本单位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有些茫然时,到基层和群众中去走一走,定会豁然开朗。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领导干部的责任,就是要把中央的指示、上级的指示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领导干部的天职,在党的作风建设这件大事上,同样应该如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