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音乐剧《告诉海》获全国第12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
 |
第二届宁波当代艺术展 |
 |
庆祝建党90周年广场诗歌朗诵活动现场 |
 |
我市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作品 |
陈青 汪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今年11月,宁波市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邹大鸣说,5年来,市文联团结和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激发热情、创新机制,抓住宁波文艺事业发展的大好时机,以出作品出人才、出影响出形象为总目标,走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呈现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5年来,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为时代抒怀,为人民放歌,充分发挥了文艺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文艺精品创作势头强劲,7件作品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33件作品分获各艺术门类国家级常设性奖项;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文艺惠民活动深入人心,以“送欢乐下基层”为代表的十余项文艺活动已形成品牌效应;对外文艺交流日趋广泛;文艺组织体系建设不断扩大,工作触角向乡镇(街道)、企业、学校延伸。为促进宁波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创新机制提升职能 大文联视野扩大影响 创新精神是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和文联工作进步的动力。市文联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和创新实践,寻求工作中的新突破,提升综合服务职能,并创下了多项“第一”。 吸引社会资金,设立“储吉旺文学奖”,以1000万元基金、10万元大奖奖励优秀文学创作人才。此外,还设立了“於梨华青年文学奖”,专门用于奖励宁波本地文学创作骨干。 成立了全国首家地市级网络作家协会———宁波市网络作家协会,设立华语网络文学双年奖,加强网络作家的使命意识,引导他们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关注时代、关心社会,做有底气接地气的创作者,创作出具体鲜活、富有生气的作品,更好地与社会共振、与读者共鸣。 举办文学周,打造宁波市民文学的节日。廖奔、蒋子龙、麦家等国内文学名家,《人民文学》、《诗刊》、《作家》、《十月》、《收获》、《花城》、《江南》、《西湖》等国内名刊主编来到甬城,对宁波作家的作品进行研讨,为宁波文学的发展出谋划策。省作协主席麦家如此赞誉这一重量级的文学活动:“这也是浙江的第一次,文学周活动时间长,形式多,内容丰富,把宁波的作家作品推到全国,开了个好头。文学周既是对这几年宁波文学的肯定,也是对未来长足发展的一次准备。” 成立宁波市文艺志愿者协会,是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3个地市级全国会员之一。组织开展各类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团结凝聚文艺家、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切实有效的文艺志愿服务,传播正能量,共筑中国梦。目前招募注册文艺志愿者近3000人,一半以上市级文艺家会员加入志愿服务。 月湖畔的宁波文艺之家正式启用,成为文艺工作者交友谈心、沟通信息、启发创作灵感、提升创作水平的成长乐园,在组织展览活动期间对全社会开放。 总建筑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的中国摄影家协会宁波艺术中心年底将在东钱湖景区落成,这是目前中国摄协与地方政府合作创建的唯一一家摄影艺术中心。建成后的艺术中心将举办高端摄影论坛、讲座和培训等,积极支持中国摄协开展摄影文化惠民和志愿服务活动,这一创新举措将同时壮大宁波摄影队伍,推动宁波文艺事业和旅游经济发展。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辐射面最广并享誉世界的重大摄影节庆活动———第十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将同期在宁波举办。 5年来,以大文联的视野抓好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扩大、延伸文联组织的社会功能。市文联现已发展成为拥有12个市级文艺家协会、11个县(市)区文联、1个园区管委会文联和4个行业(企业)文联共28个团体会员的组织。去年有近20个乡镇(街道)成立文联组织,目前这一总数达到了56个,慈溪、余姚实现了乡镇(街道)文联全覆盖,鄞州等地也在积极推进乡镇文联建设。 注重整合资源,坚持上下联动,积极与中国文联、省文联、县(市)区文联等共同组织、主办、合办各项活动,成功承办第九届全国水彩·粉画展、“沙孟海奖”第七届全浙书法大展,积极筹备第十届中国摄影艺术节,这些活动突出了地域特色,扩大了宁波影响。去年,与中国曲艺家协会、浙江省文联等联合主办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奖节目展演,这是曲艺牡丹奖艺术团在全国的首场惠民演出,巩汉林、李金斗、曹云金等著名曲艺家为宁波观众献上了满堂欢笑。去年,经典文艺活动品牌“春天送你一首诗”首次走出宁波城区来到镇海。支持象山县文联编撰《陈汉章全集》27册。积极组织青年作家研讨会、改稿会,支持、推动各县(市)区文联培养、推介文艺家。 文艺精品创作硕果累累 文艺甬军队伍不断壮大 5年来,市文联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继续向主旋律作品、农村题材、长篇小说、原创作品、中青年文艺家等五个方面创作倾斜的原则,共有文学、戏剧、音乐等各个艺术门类的124件文艺作品得到重点扶持。广搭文艺人才成长的平台,实施优秀文艺人才宣传推介制,20多位艺术家在宁波本土或省内外举办了个人作品研讨会、个人艺术专题展览展演,先后在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举办了两期宁波市文艺界骨干综合素质提高研修班,组织25名文学青年参加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培训,设立华语网络文学双年奖,建立宁波市文艺评论队伍。在两年一度的宁波市优秀文艺作品评选表彰活动中,有20件作品获特别荣誉奖,94件作品获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奖。着眼于在文化积累中进行文化创造,继续编辑出版了《宁波当代作家小小说选》、《宁波当代诗歌选(2007—2010)》、《宁波历代文选(诗词曲卷)》,《浙东作家文丛》和《院士之路》、《宁波市青年作家文库》即将出版。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优秀的文艺作品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产生认同感。在“五个一工程”和各艺术门类奖项的优秀作品评选中,文艺甬军挖掘文化资源,收获累累硕果,一大批宁波本土题材的作品,通过文化精品的形式,凝练、弘扬宁波精神,传播宁波地域文化,宣传宁波的真善美,反映不同时代宁波人民的光荣与梦想、奋斗与成功,彰显了“文艺甬军”的综合实力。其中文学方面,纪实文学《主义之花》、长篇小说《回家》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7部文学作品分获《人民文学》年度双年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等全国性奖项;戏剧方面,歌剧《红帮裁缝》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越剧《十里红妆·风雨情》获全国戏剧文化奖·大型剧本金奖;儿童剧《神奇的田螺壳》获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金奖;美术方面,39件美术作品分别入展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全国油画作品展等全国性展览,7件美术作品获奖。组织创作的重大历史题材类油画《王安石变法》成功申报国家级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宁波市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正式启动;书法方面,127人次分别入展“兰亭奖”等全国性展览,16人次获奖。在“沙孟海奖”第七届全浙书法大展中,胡朝霞摘得“沙孟海奖”大奖,这是我市首次获此殊荣;摄影方面,《渔家女》获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金奖,实现了零的突破;音乐方面,音乐剧《告诉海》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音乐作品《南腔北调都是歌》、《小巷总理》、《早春的脚步》获全国群星奖;舞蹈方面,广场舞《镇海九龙柱》获全国“群星奖”,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多次走出国门,向世界各国展示宁波地域文化的风采,成为我市对外文化交流的亮丽名片;曲艺方面,宁波走书《“买”进“卖”出》获中国曲艺牡丹奖,宁波走书《兵站故事》、曲艺唱新闻《长年葱》获全国“群星奖”;民间文艺方面,学术著作《梁祝文化论》、《慈城年糕的文化记忆》等12件作品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获奖数连续两届名列全国城市之首;电视方面,连续剧《向东是大海》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电视连续剧《家常菜》、《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等;电影方面,电影《草原上的承诺》、《搜索》等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 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关键在文艺队伍。我市科学制定文艺人才发现、培养和发展规划,深入实施“文化明星工程”,创新开展“文化创新团队”和“文艺家工作室”建设,既注重引进外地人才,又重视培养本土人才,努力造就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文艺领军人才,60人入选市级以上宣传文化系统优秀人才工程(文艺类),1人获中华文化年度人物,3人获省文联系统先进工作者,11人被省相关协会授予“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映山红”奖突出贡献奖、“青年文学之星”等称号,国家级文艺家会员数有近50%的增长,文艺队伍进一步壮大。 文艺活动丰富多彩 文艺惠民深入人心 有作为才有地位。市文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广泛开展主题文艺活动,策划及时、组织周密、安排周到、效果显著、影响广泛。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围绕建党90周年、迎接宣传党的十八大、新中国成立65周年,组织了广场诗歌朗诵会、广场红歌演唱会、“红色印象”书法美术摄影展览、“唱响主旋律、坚定跟党走”文学主题创作、“喜看宁波新变化”书画摄影展、“高歌向明天”文艺晚会等活动。围绕中国梦,又举办了“中国梦想·美丽宁波”系列活动。 廉政文艺也是我市文艺创作的一个亮点,形式独特,凝心聚力。市文联会同中国纪检监察报社和省、市纪委连续举办三届全国廉政小小说大赛,会同市纪委和县(市)区纪委联合举办廉政电视专题片创作展播、廉政书画摄影大赛、廉政赛诗会、廉政诗歌朗诵会等以“清风和韵”为主题的廉政文化系列活动,促进廉政文化建设。会同市文明办连续三年举办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以曲艺形式宣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诠释道德模范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会同中国民协等连续两年举办“我们的节日”端午大型系列民俗活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挖掘展示历史人文文化。配合市委宣传部认真抓好首届市民艺术节各项文艺活动。举办抗洪救灾美书摄主题创作展览,会同余姚市文联举办“风雨彩虹·众志成城”———抗洪救灾文学作品征集等活动,积极参与抗击“2013年菲特”台风,大力宣传弘扬抗洪救灾精神。 连续举办了十二届的“春天送你一首诗”大型广场诗歌朗诵会,已成为春天里诗人的盛会,群众的文化大餐;首届宁波文学周,被誉为“文学航空母舰级的重大活动”。百场经典文艺作品赏析会、宁波(中国)农民电影节、“相约梨园”戏迷折子戏展演、“欢歌笑语”曲艺进基层、“书法进万家”、“我的城市我的歌”等一系列群众性文艺活动丰富多彩。 市文联始终秉持文艺惠民、为民、乐民的宗旨,深入持久地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文艺惠民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艺术大餐。以宁波市文艺志愿者协会的骨干为主要力量,一个月一场的综合性演出送到革命老区、小康示范村、实力型企业、重点实事工程、新宁波人子弟学校等地;慈溪、鄞州、海曙、北仑等地文联和市作协等协会相继组建了文艺志愿服务团,市县两级文艺志愿服务架构基本形成。同时丰富志愿服务内容,由以舞台艺术为主向摄影、书法、美术及艺术展示等各种艺术门类参与转变,活动有文艺慰问演出、送文艺进农村文化礼堂、艺术名品赏析、文艺创作辅导、基层文艺工作者培训、为老人拍肖像照等。在今年5月23日全国首个志愿服务日,集中举办了首届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送欢乐下基层”到学校、部队、农村慰问演出,组织书画文艺志愿者到农村文化礼堂开展采风、笔会等活动,使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声势,扩大了影响。 对外文艺交流日趋广泛,市文联组织艺术家到香港、澳门举办“彩墨映辉·韵源中华”———宁波中国画水彩画作品展,到台湾举办“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宁波摄影图片展,邀请港澳台艺术名家来甬参加“两岸四地”中华文化(书画音乐)联谊活动、台湾“江南音乐行”活动。在宁波美术馆创建欧盟(中国)艺术交流中心,举办中东欧当代艺术名家作品展、俄罗斯当代艺术展等国外艺术家展览20多场次,连续举办七届国际海报双年展。宁波美术馆年举办各类展览60余场次,年参观人数超50万人次,目前已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相继入驻宁波美术馆,他们在作品中植入宁波元素,与宁波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直接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