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平 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半壁江山是浙籍,此言信然。《浙江现代文坛点将录》就这样不经意间为我们展开了如此精彩的画面。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左翼当然的带头大哥”,起首第一句话,便让人会心一笑,仿佛看到鲁迅先生及其背后的一百零八将,从郑绩博士的笔下纷至沓来。其中有耳熟能详的茅盾、丰子恺、郁达夫、徐志摩等名家,也有蛰伏于文坛角落逐步淡出者。各路英豪兵器铿锵,武艺独步,一个个精彩亮相构成了浙江现代文坛群英谱。 作者郑绩供职于浙江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按说搞的都是文化领域的课题项目,那些“高大上”的论文论著只是在圈内得到呼应和品评。让人奇怪的是,《浙江现代文坛点将录》就是浙江省级“基地”“中心”的资助项目,横跨雅俗两界左右逢源,当然也可以将其看作“区域文学史”、“浙江作家列传”之另类写作,从而赢得更多读者的关注。 “点将录”是一种很好玩的文体,信手拈来,随笔写去,但一路写下去并不容易。有知识,没理论,开无轨电车不行;有理论,没八卦,那更难以卒读。《浙江现代文坛点将录》既有感情描写,也有情节叙述,避开了“点将录”惯用的“诗曰”、“有诗为证”的窠臼,女性作者的议论和抒情也强化了文字亲和力。 当然,最显现力度的是洇漫其间的理论功底。郑绩出身名门,是华东师大的中国现代文学博士生,其师陈子善先生为她写序点赞。本书所叙都有厚实的文献资料垫底,内行人可以看出某些材料渊源有自,当然也存在些许可商榷的地方。比如英年早逝的作家鲁彦被鲁迅称为“吾家彦弟”,但说他是“八个抬棺人之一”似有误。孔另境之女孔海珠在《痛别鲁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7月)中多方考证并没有鲁彦的名字。论及甬籍作家徐开垒的散文,“早期似乎受陆蠡影响,且注重结构,承转起合间看得出很用心思。之后渐转白描,反倒有他自己的风格”。几句话便把作家的创作脉络交代明白。翻译家李俍民的名译《牛虻》,在他生前身后都未能出版全译本,作者把疑问留给了读者。 以鲁迅为代表的浙籍现代作家,出生在原籍,接受当地的基础教育,承载着浙江的文化传统和民风世俗,然后走向上海、北京等大都市,活跃于中国现代文坛,有的赢得世界级荣誉。本书收录的109位浙籍现代作家中,宁波地区的作家有20名,包括杨荫深、王任叔、徐訏、鲁彦、穆时英、朱镜我、邵荃麟、楼适夷、应修人、苏青、徐雉、唐弢、李俍民、丁景唐、袁可嘉、徐开垒、陈企霞、包文棣、包蕾、周黎庵等。还可以指出遗漏的如董鼎山、董乐山兄弟等人。宁波地区的现代作家群,他们的成就之丰实和命运之曲折,都是中国现代文坛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历史已渐行渐远,那些曾经熟悉的名字逐渐会淡化于星空之中,有识之士不妨对宁波现代作家的珍贵资料加以梳理荟萃,以进一步丰富宁波地区的文化和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