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时 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11月05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为子出书与子为父出书哪个该点赞

□陆照宁

  最近,本地发生的两则有关出书的故事,很值得人们深思。一则是安徽农村到慈溪打工的查世胜借款2.5万元,为年仅10岁、尚在读小学的儿子出了一本书。一则是一位机关退休老同志逝世后,子女出资将父亲生前撰写的百余篇散文、诗歌汇编成册出版。

  同是出书,境遇不同。前者“农民工”、“举债”、“小学生出书”等颇吸引眼球,被媒体热炒。后者似乎没有什么新闻看点,无声无息,没有引起媒体的关注。

  同是出书,目的不同。父为子出书是兑现“你好好写,等写满一百篇时,爸爸给你出书”的承诺,是鼓励孩子好好读书,将来有好生活,是向世人证明儿子有写作的才能。子为父出书,没有任何的功利色彩,仅仅是为了纪念父亲,传承父辈的精神遗产,通过书的形式让父亲永远活在子女和亲友的心中。

  小小年纪就出了书的儿子,出书之后会带来什么影响呢?不妨冒昧揣测一番:其一,感谢父爱,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刻苦地读书学习,在写作上不断进步。其二,不知父母生活之艰辛,赚钱之不易,等到又一个百篇文章写出来后,逼着父亲拿钱出书。其三,骄傲自满起来,觉得自己了不起,比其他同学强,从此不思上进。其四,由于天赋不足或其他条件的制约,无论怎样刻苦也难以成才,很可能会心存愧疚,背负沉重的思想包袱。倘若遇到后面几种情形,对于满怀希望的父亲来说,带来的将是更大的失望。

  真的不忍心责怪这位爱子心切的善良父亲,他的举动不少媒体难脱干系。媒体上常有某地少男少女出书的信息,父亲举债为儿子出书很可能受此影响。现在,媒体热捧父为子出书、冷落子为父出书,让人不免担忧,在舆论的鼓动引导下,出现不少父母无论有钱无钱,也不管子女有才无才,为子女出书的热潮。行文至此,笔者的观点不言自明:真正应该点赞的是感恩父爱、提倡孝慈、传承父辈精神的“子为父出书”,而不是浪费钱财、作用可能不大的“父为子出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