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墨】 “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往迷雾的远方……”前苏联歌曲中掺杂着的那种俄罗斯民歌的风味,我们20世纪50年代后的这一代人还是比较熟悉的。因此,每每听到,总感到特别亲切。那是一种悠远、苍茫而又带点忧郁、惆怅的情调。像旷野里一棵孤独的树,像黄昏时一缕寂寞的烟,像湖水映照的深不可测的落霞的余光……这首反映前苏联卫国战争悲壮史诗的歌曲《小路》,也予人以这种感觉。 前苏联是一片孕育音乐和歌曲的沃土,那块土地上曾走出过许许多多名闻世界的大音乐家、大作曲家、大歌唱家。那一片辽阔美丽的土地是歌的海洋、舞的故乡。据说那块土地上的几乎每一个人,都能亮开嗓子纵情高歌,舒展身姿翩翩起舞。也许这就是常言所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 记得多年前曾看过俄罗斯歌舞团的演出,那次演出给我留下了久远而深刻的印象。在精心设计和搭建的舞台上,悠悠的白云,白云下绵延起伏的白桦林,瓦蓝色的明净的天空,似有凛冽之气扑面而来,白雪覆盖的河上的一挂马车,似激越而悠扬的旋律中一个凝结的音符,苍茫的白桦林透进一缕阳光,赶车人那悠扬的歌声与阳光交结在一起,歌声缓缓飘进雪地,挂满了白桦林的枝丫……这是多么瑰丽深邃的诗篇啊! 此时忧郁而深沉的旋律响起来,一位老歌唱家唱起了那首让人感到无比熟悉和亲切的《三套车》。白茫茫雪地徐徐延伸,车轮碾过漫长的忧郁的日子,我仿佛听到马儿高昂的嘶鸣,它在这美丽浑厚的大地上,拖着沉重的车,走过了童年、青年和老年,那匹令人肃然起敬的老马,品尝了一生的苦难和坎坷,瞳仁却清澈得一碧如洗,它那坚韧、执着、一如既往地奋发和奔驰,令歌唱家流下了深情的泪水,也令我的心头涌上说不尽的酸楚…… 因为喜欢前苏联的歌曲,我在外国古典音乐中最先接触到的就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这位伟大作曲家的那些惊世作品中的俄罗斯神韵曾令我如痴如醉。俄罗斯艺术最鲜明的特色是深沉、忧郁、伤感、惆怅,这些都体现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中。如《如歌行板》,那悲切如诉的旋律让人听了热泪盈眶,伤感,沁入骨髓的伤感,除此之外,我说不出有别样的感觉。 《船歌》是1876年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一部钢琴套曲,因为每一首都与季节特征相联系,因而取名为《四季》或《十二月》,其中包括《云雀》、《雪橇》、《松雪草》、《刈草者之歌》等。这些曲名,与俄罗斯最杰出的画家施什金、列维坦、列宾的作品一样,会令人想到俄罗斯风景中特有的含蓄之美:融融的如雾似雨的落日的余晖,与苍茫天穹相衔的连绵不绝的黛色丛林,如同大海波浪般起伏的暮色中的云翳,充满朝气的生命之树的叶片在早春的风里顽强地摇曳…… 去年的初冬阴雨绵绵。一个放晴的下午,我在一位朋友的家中欣赏了柴可夫斯基的《船歌》。朋友家的客厅挂着一幅油画,是他请一位画家专门为《船歌》而设色铺彩的,画中有一条俄罗斯平底船,在白桦掩映的河汊中缓缓划来,秋风瑟瑟地掠过白桦树梢,一片极淡的发黄的树叶轻轻飘落在小河里,河面上泛着粼粼波光,荡起蒙蒙的雾影,小船又似乎要渐行渐远地消失在烟雾里……听着《船歌》,看着油画,一股莫名的深深的惆怅从心底缓缓升起,我和朋友久久共坐不语,好久我才发现自己的眼睛湿了…… 我明白,这是一种伟大的自然的音乐。聆听自然的音乐,可以体验自然的幽静,以内心观照自然,全身心地细致入微地去品味大自然的微妙变化,一番萧然意味后,你便能发掘出蕴含其中的迷人的诗意和人生的哲理。 音乐真是人类最纯洁最迷人的一种语言。它能让人的思绪沿着一条淳美得如水似光的通道,深入到宇宙和生命的本质,使我们的脑海清澈,思想奔放,从而把生活提炼到一种高贵的境界。而俄罗斯的音乐,除了高贵的美之外,总是那么忧郁,那么惆怅,自然的浑厚和压抑的气氛直指人心,它能彻底地征服你,让你潸然泪下,又能让你久久流连,久久不愿回到严酷的现实中来。 我常常想,惆怅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翻翻词典,解释是“伤感”。在现代人致力于追寻快乐,及时享受,疯狂K歌的今日,我们为什么还要感受惆怅?这是否算自作多情,故作深沉,自寻烦恼? 惆怅是一种伤感。但它给人的感受远非仅仅只有伤感。惆怅是一种至美,一种深刻的美。它给人的心灵注入了太多的宁静与祥和。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想觅一份安谧绝非易事,因此得到安谧自然非常珍贵。那份宁静与祥和,会让你走进自己的灵魂深处,让庸俗和琐碎离你而去,让你的心变得柔软而慈祥。 举目当今,“权”、“钱”两字把一些人变得虚伪、冷漠、贪婪。而人的心肠一旦变得冷酷无情、麻木不仁,惆怅也就会离他而去,铁石心肠的人,从不忧伤的人,其所作所为显然是很可怕的。 人有时是需要一点惆怅,一点忧郁的,不管是多么春风得意、飞黄腾达的人。惆怅能使人的心肠变软,但这太难得了。因为它不是凭理智所能获得,而是要由爱来理解。一个善良、有底蕴、有文化的人,他在感受人生、感受生活的同时,一定能细致而深刻地感受到———惆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