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12月01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买菜三人组” 接力照顾盲人阿姨

  郦凌晖看望郑阿姨。
  (黄丽娟 摄)

  本报记者 黄丽娟

    “叮叮叮……郑阿姨,开开门,菜买来了。”上周六,位于海曙区孝闻街缸桥巷的盲人郑佩珍阿姨家的门铃如期响起。等在门口的年轻小伙,手里拎着两个大塑料袋,里面装满了他帮郑阿姨买的可吃一个星期的菜。郑阿姨应声摸索着将门打开,忙不迭地说,“快进来,累了吧。”

  一个电话,一段缘分

  因为一个求助电话,三位在宁波海关工作的“80后”小伙走入了郑阿姨的生活,从此他们心里也多了一份牵挂。他们组成了一个志愿小团队,每人一星期一次,轮流周末为郑阿姨买菜,至今已有9个月,并将一直持续下去。郑阿姨感动地称他们为“爱心小虎队”,还多次打电话到报社,希望能好好表达谢意。

  今年61岁的郑阿姨,年少时因为患视网膜剥离症而双目失明,去年冬天,老伴因病去世,而唯一的儿子又在外地工作。平时不怎么出门的郑阿姨,如今独自生活,买菜成了一个大难题。想了多个办法都行不通的郑阿姨,最后在今年2月底,她尝试着拨通81890的电话进行求助。

  这厢,作为宁波海关志愿活动积极分子的郦凌晖,曾参与过81890组织的为盲人解说电影的志愿活动,“对盲人群体有了更深的了解后,希望有机会做更深入细致的结对帮扶活动,真正地走入他们的生活。”得知郑阿姨的具体需求之后,郦凌晖觉得“机会来了”,于是立即将此志愿活动提上自己的日程。

  一串门铃,一阵感动

  至今,郑阿姨仍清楚地记得郦凌晖第一次来的日子,她激动地向记者讲述道,“那天是3月1日,正好星期六,天气还很冷,小郦放弃了周末休息的时间,一大早就去菜场给我买菜了。当我听到门铃响起来,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郦凌晖听后不好意思了起来,“郑阿姨,我也没做什么,我应该谢谢您,让我学到很多。”

  跟很多“80后”一样,郦凌晖没怎么去过菜场,可如今买起菜来熟门熟路,他笑呵呵地说,“现在我对各种菜价是了如指掌。”由于郑阿姨坚持要给菜钱,郦凌晖推托不过,“本来我想自己掏钱的,拗不过郑阿姨,也为了尊重她,我只好收下。”后来,郦凌晖偷偷跟记者说,“现在菜价蛮贵的,所以故意把菜钱报少一点。”

  一份承诺,一种延伸

  由于郦凌晖有时周末要加班或者出差,为了不耽误给郑阿姨买菜送菜,于是在他的牵线搭桥下,另外两个同事孟祥龙和江言也积极地加入进来。把菜送到家后,他们总是把郑阿姨家仔细检查一遍,看看是否有东西需要修,需要换了,临走时,总是不忘问一句,“郑阿姨,还有什么需要吗?”

  郑阿姨对三个小伙赞不绝口,“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们一次都没落下。有时他们三个人周末都要出差没空,还特意在上班日抽出午休时间,提前帮我把菜买好。而且每逢节日,他们也都会来看我。”

  面对郑阿姨的表扬,这三个“80后”小伙谦虚地说道,“我们只是举手之劳,反而是郑阿姨身上那种坚强的精神让我们很受鼓舞,从她身上学到的东西让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很受用。”

  一个求助电话牵起了一段“缘分”。如今每到周末,郑阿姨都会很期待门铃响起,“就像自己多了三个孩子一样,很幸运。”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