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国内国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希望中国以后不再有冤案

---聚焦“呼格案”再审判决

  12月15日,呼格吉勒图的父母在儿子坟前祭奠。(新华社发)

  核心提示

    199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年仅18周岁的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4·9”女厕女尸案凶手。案发61天后,呼格吉勒图被判死刑并立即执行。

  如今,18年前因杀人罪、流氓罪被判处死刑的呼格吉勒图,在昨天终于得到了冤案昭雪。那么,18年前的冤案又是如何造成的呢?

  12月15日,塞外青城呼和浩特市街头寒风凛冽,呼格吉勒图父母家的温度却很高。一大早,门里门外就聚集了左邻右舍和各路媒体的记者:人们焦急地等待着法院送来再审的判决结果。

  “呼格吉勒图案对我们的教训是痛心的、深刻的,对不起。”8时30分,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赵建平带队,将案件再审判决书送到呼格吉勒图父母手中。他深鞠一躬,真诚道歉,对呼格吉勒图的错判并被执行死刑深感痛心。

  18年前因杀人罪、流氓罪被判处死刑的呼格吉勒图,这一天终于得以昭雪。

  从11月20日内蒙古高院宣布再审呼格吉勒图案,到12月15日宣布判决结果,总共用了25天。

  据呼格吉勒图案再审合议庭审判长孙炜介绍,这25天里,合议庭一方面调阅大量案卷材料,一方面听取申诉人、辩护人和检察机关意见,进行多次评议,最终得出结论。

  内蒙古高院在再审判决中,列举了改判呼格吉勒图无罪的三个理由:

  其一,犯罪手段供述与尸体检验报告不符。呼格吉勒图多次有罪供述称采取卡脖子、捂嘴等犯罪手段与被害人杨某某“后纵膈大面积出血”等尸体检验报告内容不符。

  其二,血型鉴定结论不具有排他性。呼格吉勒图本人血型为A型,对呼格吉勒图指甲缝内附着物检出O型人血,与被害人血型相同。但血型鉴定为种类物鉴定,该鉴定结论不具有排他性、唯一性,不能证实呼格吉勒图实施了犯罪行为。

  其三,呼格吉勒图的有罪供述不稳定,且与其他证据存在诸多不吻合之处。呼格吉勒图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审理阶段均曾供称采取了卡脖子、捂嘴等暴力方式强行猥亵被害人,但又有翻供的情形,有罪供述并不稳定。而且供述中关于杨某某的衣着、身高、发型、口音等内容与尸体检验报告、证人证言之间有诸多不吻合。

  18年前,判定呼格吉勒图有罪的时候,正值我国第二次实施“严打”———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活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严打’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有的案件在执行中发生了偏离。”内蒙古宏德律师事务所律师艾国平说。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赛罕区分局一名警察说,“严打”期间,查处犯罪案件的数量特别是大案数量,是他们工作的目标和考核标准。在当时人为确定的破案指标压力下,加之立功心态,在案件侦查中确实存在一些急于结案、刑讯逼供,甚至诱供等现象。而一旦明明知道是冤案,一些人为了保面子、保乌纱帽而想方设法阻止翻案。

  此案是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法院依法纠正冤假错案的第一起,意义非凡。人们期待,在深刻反省此案的同时,更要严厉追责。

  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已经责成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就错案责任问题进行调查。

  内蒙古高院同时表示,呼格吉勒图父母提出申请后法院将立即启动国家赔偿程序,并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尽快依法做出赔偿决定。据悉,呼格吉勒图父母将在与律师商议后,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国家赔偿。

  今年10月,党中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蓝图,让李三仁夫妇对儿子的疑案再审更有信心。

  当法院、媒体等各路人士渐渐离开,尚爱云和老伴坐在沙发上再度哽咽:“儿子,爸爸妈妈想你!真希望,中国从今以后再没有冤案了!”

  人群散去后,两位老人穿上棉袄,把无罪判决书的复印件揣在胸口,赶赴儿子坟前,用中国最传统的烧纸祭奠方式,告慰含冤18年的儿子。

  就在呼格吉勒图案改判的3天前,经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的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一案也正式进入了异地复查程序。(据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15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