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吉晶 人物名片 孙丹蓉 宁波白鹭源生态农场场长 弥漫着稻香的养猪场,“萌哒哒”的荷兰兔,山泉叮咚的小溪流,加上“逐日望月山岗栖息,食草觅虫果园嬉戏”的草鸡,好一派佳境美景。它不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也不是卢岑贝格眼中的自然麦田,这个美丽的地方叫白鹭源。 白鹭源生态农庄坐落在群山怀抱的横街镇大雷村。三年前,梦想做一个农场主的孙丹蓉第一次走进大山,村庄边荒废多年的200多亩山地和野草丛中啄食的成群白鹭,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经过对水质和土壤取样测试,连片土地适合发展生态农业,这让已为选址奔波了一年的孙丹蓉惊喜不已。她给农场取了个诗意的名字:白鹭源。 在大学里,孙丹蓉学的专业是食品科学与工程。正因如此,她对食品安全格外关注。而创办一家“不打农药、不用化肥”的生态农场,成为她追求的目标。“我对生态农业的理解是,不使用化学合成的除虫剂、除草剂,代之以生物抑制剂或机械的除草方法,以有机肥取代易溶的化学肥料,采用轮作或间作等种植模式,构建内部循环。” 由于山区地块不平整,好多机械使不上劲,必须动用大量人工去锄草、耕种甚至捉虫。前一阶段,猕猴桃叶片上出现了许多金龟子,农场工人只好手拿大可乐瓶,一只只去抓,然后拿去喂鸭子。劳动力成本高,而生态种植产量低,这势必导致种出来的农产品价格偏高。孙丹蓉想了个办法,邀请消费者来农场体验生活,然后一样样核算成本,让他们觉得“物有所值”。 慢慢地,养在大山深处的“白鹭源”开始为外人所了解,农场拥有了一批固定客户。每天早上,农场专用运货车把新鲜采摘的蔬菜配送到客户家中和超市。孙丹蓉还想方设法开拓网络营销渠道。如今,大米、菜油、土鸡等一些适合长途运输的产品进入了苏浙沪家庭餐桌。年终盘点,白鹭源生态农场今年农产品收入约50万元,人工开支差不多也要50万元,基本能够做到持平,三年保本的目标算是实现了。 “生态农业产出收益慢,但我会继续坚守。”满怀信心的孙丹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打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农场。 点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孙丹蓉让梦想与白鹭一起飞翔。她固守生态伦理,甚至为选址日复一日奔忙;她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激素,把物有所值的农产品送到餐桌上;她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打造人与生态永续共生的农场;她不顾生态农场投入大、收益慢,让理想在坚守中慢慢绽放。(康庄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