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如安 去年岁末,宁波出版社隆重推出了由何伟主编的《宁波文化丛书》第一辑共八册,丛书装帧素雅,图文并茂,一时间吸引了不少读者的眼球。这套丛书选取了宁波历史文化中的八个重要主题,即史前文明、城市历史、浙东学术、海上丝路、东南佛教、宁波帮、建筑文化、藏书文化,以通俗流畅的笔法,演绎宁波若干主题文化的灵魂、气质,突出其亮点和特点,内容生动活泼,可读性比较强。 宁波文化在一定时空内积累、传播、扩散,并构成了一个力量巨大的地域文化场,不仅塑造了独特的地方精神和内在气质,而且以各种方式渗透到寻常百姓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于斯土、长于斯地的人们,在精神、心理、性格上莫不受到其有形无形的浸润和影响。宁波文化以其丰厚的底蕴,独特的人文魅力,赢得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专家们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深层次挖掘,产生了不少有影响的论著。这些论著的学术含量很高,扩大了宁波传统文化的知名度,但因其艰深,很难让普通的读者走近和亲近。长期来宁波文史的通俗读物虽有零散的问世,大多不成规模。宁波出版社推出的这套丛书,打上了鲜明的地域特色的印记,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聚焦于一方水土一方人,它以地域文化的基本特质与丰厚内涵作为依据,举凡河姆渡人的点点足迹,城市的前世今生,东海上的星星帆影,散布乡镇的巧构奇筑,坐落名山的佛国名寺,都成为表现的对象。当然,文化不是自足的封闭系统,它在对话中成长,宁波特定的地理环境,产生了文化的对流与激荡,这就有了《丝路听潮》的选题。总之,这套丛书虽然以本地域历史文化的形象为载体,却很接地气,没有脱离当代人的生活和视野。 这套丛书属于普及性读物,以准确生动地传递乡土文化知识为其职志,自然不能以有无学术性去衡量其成败,但因作者多是研究有素的文史专家,因此并不妨碍他们将独到的观点融入其间,从而在普及性中体现了一定的学术性,这是很难得的,如关于方孝孺的赴死,学界众说纷纭,有的说他愚忠,有的说他过激,《千年文脉》的作者鲜明地提出:方孝孺是凭一腔热血维护正义的殉道者,他的赴死是为“求一个是”,并从四个方面阐发了这个“是”的内在意义。方孝孺以九死成就一个“是”,真不愧为千秋正学。作者的这一阐释很有新意。王耀成在《商行四海》的开篇中追溯了“宁波帮”的出处,据其所见认为最早在书面上正式提出“宁波商”和“宁波帮”概念的,是江苏无锡人杨荫杭,时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王耀成的说法仅是一家之言,尚可进一步探讨。他进而在书中提出:“考察一个商帮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有两个重要的标志:一是行业的形成与壮大,二是会馆的建立与发展。而对宁波商人来说,这两者的出现都始于明朝末年的北京。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标志着宁波商帮的形成”,可谓观点鲜明,令人耳目一新。他还勾勒出了“传统宁波帮”———“近代宁波帮”———“海外宁波帮”———“当代宁波帮即新甬商”的发展线索,并统称为“宁波帮”的完整谱系,亦给人以很大的启发。 这套丛书的作者在不违背史实的前提下,也能适当地穿插运用文学语言,以增强文本的可读性。丛书在最初策划时就几经琢磨,统一以优美的四字句画龙点睛,作为书的正名。作者也能领会丛书的编纂策略,在内在标题上下了不少功夫,如用“筑以思想,营于和谐”来概括宁波建筑文化的人文内涵,让人玩味不尽。在具体的行文中,读者也时可看到描写、抒情的语言和段落。如徐剑飞本擅长于散文,由她执笔的《东南佛国》,深入浅出,用颇为散文化的语言,甚至通过讲述诸多的故事,来演绎宁波佛教的博大精深。在我看来,能将让人看得云里雾里的高僧语录演绎到这个份上,也算是颇为成功的了。明珠般散落在甬城各处的藏书楼,无疑是宁波历史上最为引人注目的景观之一,黄定福在《奇构巧筑·风雨藏书楼》中写道:“这些古老的藏书楼,丰富着城市的文化记忆,那一缕不绝的书香,让城市弥漫历史的诗意。”读到这里,我是深有感触的。既有史化的凝重,又有诗化的浪漫,让史化与诗化浑然一体的产物在城市的空间里弥漫开来,令人心向往之。引而伸之,我觉得用“让城市弥漫历史的诗意”这句话来评价这套丛书的意义,也是恰如其分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套丛书选用了很多富有新意的图片,编辑者经过精心设计,营造出相得益彰的“语———图系统”。我特别欣赏黄定福著的《奇构巧筑》,作者如一位高明的导游,对宁波建筑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并随手展示了大量唯美的建筑图片,时常让我心动心醉,从而更为真切地领略宁波建筑的美轮美奂。 赖有群贤继绪脉,喜看文藻辉山川。宁波文化是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一代又一代的先贤继承绪脉,开拓创新,以其优美的文藻使山川熠熠生辉。要真正有效地使先贤创造的文化持续地进入现代人的生活中,实现由“文”而“化”,必须着意于传承和普及,从这个意义上说,普及比创造更为重要。在宁波目前尚缺乏文史通俗读物的背景下,这套丛书的问世,不仅是良好的开端,更是走在普及路上的一道标志性的风景,虽然它并不完美,可以改进的地方不少,但它着意于“使宁波城市弥漫历史的诗意”,用心之美,使我不能不为此而点赞一番。 (作者系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