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城区经济发展面临着很多难题和挑战。在土地面积较小、资源相对匮乏等客观条件约束下,江东区如何适应新常态,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近年来,江东区政协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创新履职工作,努力为助推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言献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围绕城区经济发展重点问题,江东区政协通过委员视察等方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推动了相关问题的解决。围绕企业上市梯队培育,区政协在深入调研上市挂牌企业和有关部门的基础上,根据主席议政会的意见建议形成了专题性议政建言,多项对策建议被转化成部门工作举措,有效加快了区内企业上市挂牌的步伐。区政协委员夏建峰创办的宁波畅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于今年1月初成功在新三板挂牌,成为国内首家外贸软件行业新三板上市公司。 截至2014年底,江东商务楼宇总量达290万平方米,近三年还将建成约206万平方米,合计规模全市第一。如何去化这么大体量的楼宇资源?江东楼宇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瞄准这一难题,坚持问题导向,精心开展调研,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通过实地视察、座谈交流等方式建言献策。其中关于建立信息平台、完善产业目录、加强队伍建设等意见建议,被有关部门吸收采纳到2015年度工作计划中,有效助推了楼宇经济的发展。 江东区政协常委会成立“创新发展城市经济”课题组,组织委员和专家开展深入调研,形成了《关于创新发展城市经济的建议》课题报告,提出了以“三新三合”为导向、“新六大经济”为依托的区域城市经济现代产业体系等意见建议。调研和协商成果得到了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采纳。 区政协开展“党政领导与界别委员面对面”协商,区委主要领导与界别委员围绕服务经济能级提升、新增长点发现培育、重点产业做强做优等深入商讨。这一“面对面”协商交流活动,搭建了一个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高效通道。区政协还围绕“智慧城区”建设等工作,组织委员赴相关部门开展对口协商,重点就产业提升、人才引育、政策扶持等建言献策,很多意见建议被政府部门吸收采纳。 (王家栋 王 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