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人民政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2月1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九三学社宁波市委会建议

加强我市油气管道安全管理

  我市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国家原油储备基地和液体化学品集散地,石化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总量近四分之一,已经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由于管道运输具有运量大、运费低、能耗小和环境污染小、安全可靠、全天候运行等优点,是我市陆地输送原油、成品油、半成品油、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压缩天然气以及其它液体化学品(以下简称油气产品)的主要途径,油气管道也因此成为我市石化产业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据统计,我市公共区域及港区内油气管道总长度超过7500公里,涉及115家企业,分布在11个县(市)区、5个开发园区。

  在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九三学社宁波市委会提交书面发言材料,建议我市加强油气管道安全管理。九三学社市委会指出,由于不少油气产品属于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一旦发生泄漏、燃烧和爆炸事故,不仅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引发环境污染等严重次生灾害,还将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近年来发生的大连中石油“7·16”、青岛中石“11·22”等重特大油气管道事故已经为我市的油气管道安全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

  九三学社市委会建议,要理顺油气管道的安全管理机制体制。启动制定《宁波市油气管道安全管理保护实施细则》,从制度层面明确各类油气管道的安全管理主管部门、管理职责和边界,理顺各级政府的管理机制,做到上下一致,管理顺畅。要建立部门联动制度,形成有实质性内容的政企联动机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

  要加快建立油气管道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由规划部门牵头抓紧编制全市油气管道专项规划,将规划建设和已建成的油气管道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确保规划之间的有效衔接。要政企密切配合,抓紧完善全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平台的油气管道信息,建立地下管线信息即时交换、共建共享和动态更新机制。要探索油气管道保护范围土地征用补偿机制,科学合理解决占压和安全距离不足问题,尽量减少群众损失。

  要有效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增强企业主体意识,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对跨市、跨省运行的管道企业要督促它们建立属地管理机构,使企业人、财、物等能满足我市管道安全管理的要求。

  要引入第三方安全管理服务机制。引入第三方安全管理服务,开展油气管道重点施工项目和危险作业环节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安全评估等工作,对企业进行叠加式安全评估和督查,提高安全隐患的排查率、整改及时度。这样既可以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更可以较好地解决当前政府监管力量不足、企业管理水平不一的矛盾。

  (记者 吴向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