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文化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3月05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陆俨少先生的零距离接触

——陈承豹

  严 龙 摄

  文坛艺苑点将录

  自述

  1984年6月,近代山水画大家陆俨少先生来甬,下榻华侨饭店。经金林观先生介绍,那天晚上,我带了-本折叠式画册、几幅山水画习作以及-本小册页去拜访他。初次见面,彼此未免有生疏之感。可是,当我无意间谈到与潘天寿先生有点亲戚关系时,他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他说:“潘先生是大好人,是我的恩人。这次到宁波,我一定要去宁海冠庄潘先生故居看看。”说话间,他的情绪有些激动,因为就在陆俨少人生一度处于极度困难之时,潘先生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我拿出画册及几幅山水画习作请求他指点,他认真地看了大约10分钟,说:“你学习山水画的时间虽然不太长,但从你的画册中看,你有人物画的造型能力,有花鸟画的笔墨功底,书法也有一定的基础,这些都是学习山水画的有利条件。以后你要多研习历代的经典山水画作品,要学习传统,但不能死学,必须能化。同时还要师法大自然,多读书,多练书法,总之,各种修养同步提高,相得益彰。我的一本《山水画刍议》去年已再版了,你可以去看看。另外,你的山水画用笔干练、大气,用墨整体、大胆,笔底很淸,这是先天有利条件。宁海人杰地灵,出了个潘先生这样的大画家,这尤其对你们宁海籍的青年无形中有潜移黙化的影响……如果有机会,以后还可以继续探讨。”

  聆听了陆俨少先生的教诲,获得了他的鼓励,使我受益匪浅。激动之余,我暗下决心:做一个具有全面修养的学者型画家!

  临别之际,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拿出册页本向他求赐封面题字,他竟毫不迟疑地收下了,并答复两天后去取。当我如期再到饭店时,果然看到我的册页封面上已经题上了“寸金片玉俨少题”七字。这行毛笔字,笔力遒劲而轻松,结体沉稳而灵秀。更为欣喜的是,陆先生居然还在册页中画了一幅山水小品,画面上认真地盖上了四方印章。1997年3月,著名花鸟画家唐云先生欣赏了陆先生的这幅画后,当即在册页本的扉页上题了“笔精墨妙”四字。

  陆俨少先生对我如此厚爱,这里,有对潘天寿先生的感恩之情,也有对后辈的提携之心。人生匆匆,30余年过去了,可是,与陆俨少先生零距离接触的那一幕至今依然历历在目、恍如昨天。

  (严 龙 整理) 

  陈承豹,1945年1月出生于宁海竹口,毕业于浙江美院(现中国美院)国画系。为中国美协会员,浙江省美协第四至第六届理事,宁波画院副院长,宁波市美协原副主席,研究馆员。山水画作品7次入选全国大展,其中3次获奖。出版有《陈承豹画集》、《陈承豹中国画选》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