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安 20世纪80年代,因为喜欢张贤亮的文学作品而买了一套《张贤亮选集》,为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出版。选集共分三卷,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创作经验和文学散论等,其中最有价值的自然是小说。由于曾经阅读过张贤亮的一些作品,比如《灵与肉》、《绿化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因此,选集买来后只是随便翻翻,随后就放在书房。20世纪90年代,张贤亮下海,在银川镇北堡创建西部影视城,搞文化产业,那时,他的商业知名度甚至压过了他的文学作品。从那时起,我和很多人一样开始关注张贤亮的传奇经历和创富故事。 去年9月27日,张贤亮突然因肺癌去世,终年78岁。根据张贤亮的遗嘱,其子在他的墓碑上写了这句话:“他来了,又走了。”这是一句带有哲理的文学语言,看来张贤亮看重的还是文学,因为只有文学作品才是他不朽的真正财富。今天,当我重读《张贤亮选集》时,也有这种感悟。 张贤亮的爷爷曾是外交官,父亲哈佛商学院毕业后回国从商,母亲燕京大学毕业,随父亲到美国陪读。张贤亮少年有才,1957年起就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可没想到因诗歌《大风歌》而获罪,劳改22年。1979年,张贤亮终于被平反。1980年,张贤亮到银川工作,做《朔方》杂志编辑,重新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品,成为那个年代标志性的作家之一。虽然后来他从商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作家,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张贤亮选集》记录了张贤亮创作生活的轨迹和艺术上逐渐走向成熟的道路,对于我们了解和怀念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和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 1981年,张贤亮发表第一部中篇小说《灵与肉》,一夜成名。小说随后被导演谢晋拍成电影《牧马人》,影响全国。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特殊的文学年代,“伤痕文学”喷薄而出,成为新时期的文学现象。张贤亮的《灵与肉》有意识地把这种伤痕中能使人振奋和前进的那一面表现出来,不仅引起哲理性思考,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种哲理性的思考和美的享受同样体现在他的长篇小说中。1985年,张贤亮创作的长篇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在《收获》杂志发表,在文坛引起很大反响。这是中国新时期第一部突破“性禁区”的文学作品,描写男女之间性的渴望、苦闷、挣扎和快乐,但他不是自然主义的方法,而是试图采用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达到“唯物论者启示录”的思想高度。“世上万千生物活过又死去”,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人哪能例外?因此,“我不想去追求虚无缥缈的永恒。永恒已经存在于我的生命中了!”这种哲学思考不仅体现在作品中,而且伴随了张贤亮的一生。他的墓志铭不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吗? 张贤亮坐过牢,受尽磨难,但他在劳改期间一直坚持读马克思的《资本论》等经典著作,并写了大量的笔记。这些经典思想不仅影响他的信仰和精神气质,而且也被他运用到作品中,成为他哲学思考的来源。读张贤亮的文学作品,常常会看到他的哲理思考,这也许是他与同时期作家的一大区别。他的哲学语言与文学语言是辩证统一的,因为在他看来,“人是靠头脑,也就是靠思想站着的”,文学作品也不例外。“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绿化树》);“太阳即将走完自己的路,但它明日还会升起,依旧沿着那条亘古不变的途径周而复始;蛾子却也许等不到明天便为死亡,变成一撮尘埃。”(《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这些语言你能说清哪是哲学语言,哪是文学语言? 张贤亮是一个纯粹的人,在《张贤亮选集》的自序中,他向读者袒露真实的自己,既不自夸也不自谦,包括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