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读 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3月30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的寻路历程

———读彼得·海斯勒的《寻路中国》

  崔海波

    《寻路中国》是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的作品,因为常驻中国,他还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何伟。彼得·海斯勒于20世纪90年代末来到中国,曾经在内陆地区的一所师范学院当过两年外教,之后他前往北京,为《纽约客》、《华尔街日报》等报刊撰写新闻稿。《寻路中国》的副标题是《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全书由城墙、村庄、工厂三个看似互不关联的部分组成。该书曾荣获2010年度《纽约时报》好书奖,它的中文版曾荣获深圳读书月“2011年度十大好书”第一名。

  “城墙”部分叙述的是作者的一段自驾游。2001年,彼得·海斯勒在北京租了一辆车,沿着长城从东往西走,边走边看,晚上自己搭帐篷露营在荒山野岭或者沙漠里。许多我们经历过并习以为常的事情,经过这位外国作家的观察,并幽默地诉诸文字,读来常常令人感到汗颜。比如各地城镇道路拥堵,驾驶员们想办法违规超车,作者叙述道:“只要能快上几秒钟,司机们也会把人行道当作超车道”。在书中,他采用白描的手法叙述完混乱的道路交通现状之后,摘抄了一道中国驾驶员在考驾照时做过的试题。试题人人会做,但理论和实践总是严重脱节。

  在西北农村,农民们把大豆高粱等荚壳类农产品晒在马路中央,彼得·海斯勒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时,停下车来,不知所措,他小心地问农民:能不能开过去?农民大声回答说:去!去!原来农民就是要过往的汽车碾上去为他们免费脱粒。明白了农民的意图后,再遇到这种情况他不再减速,而是直接碾压上去,并诙谐地说自己在为秋收做贡献。彼得·海斯勒同时也提出疑问:把马路当食材的晒场,这是违反交通法规和食品安全法的,怎么没有人来管一管?

  从小到大,一提起长城,我们想到的是“雄伟壮观”、“抵御侵略”、“世界七大奇迹”等描述,从来没有换一个视角去琢磨它。彼得·海斯勒沿着长城行进,看到一段段断垣残壁,思考着它辉煌背后的代价。在他看来,长城沿线自然环境恶劣的现状很大程度上是历朝历代建造长城造成的。他说,烧制城墙上的每一块砖头,先要就地取泥,然后砍伐大量木材当燃料,那么多民工烧饭做菜也需要燃料,森林资源就是这么被破坏的,建造长城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当地荒漠化。读完这些章节,我不得不叹服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

  《寻路中国》第二部分是“村庄”,作者到北京怀柔地区一个名叫三岔的小村子里租了间农舍用于周末写作,因此与村子里的农民交了朋友。在和农民们同桌吃饭、开车送农民孩子进京看病、旁观村委会选举、陪同村民进城购买二手车等一系列日常的贴身采访交流中,他采集到许多活色生香的细节:农民们习惯用牙齿而不是用开瓶器开啤酒;当医生告诉某个农民他的孩子身体缺水的时候,这个农民首先想到的不是每天让孩子多喝水,而是请人给孩子改名,取一个带水的名字……作者真实地记录了偏僻的三岔村在短短几年里从封闭贫穷到富裕小康的剧变,以及剧变中的阵痛和矛盾。

  《寻路中国》第三部分是“工厂”。彼得·海斯勒在浙江丽水温州一带考察旅游,也采访政府官员,但是写进书里的官员言行不多,他把更多的笔墨留给那些打工者和小业主:未成年的女孩拿着姐姐的身份证去应聘,软磨硬泡要求企业录用她;农民工凭记忆装配出一台机器;企业主在生产不景气的时候为留住工人故意拖欠工资等。很多很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却被我们忽略了的生活细节被作者发现并记录下来了。

  彼得·海斯勒把《寻路中国》以及他的其他几本中国题材的书定位为非虚构文学作品,确实,《寻路中国》像是一部纪录片,原汁原味、客观真实地讲述了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作者对底层小人物的了解甚至超过很多中国作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