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开发导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3月31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仑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

让一线员工分享安全经验

  本报讯(记者严雷 通讯员顾顺杰 屠侠)3月17日,宁波北仑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龙门吊司机蒉芳在开工前拿出一张安全提醒卡,认真阅读了上面的安全注意事项。今年3月中旬以来,依托“每日安全提醒卡”,北仑国际集装箱公司的“安全经验分享机制”实现个性化升级,大量源自于一线工人的操作安全经验直接对接作业实际,自下而上的安全管理新举措使得码头作业安全更有保障。

  与其他公司的安全管理模式不同,在北仑国际集装箱公司,一线工人成为了消除安全隐患的主角。朱彬是该公司龙门吊班工班长,每天他所在的班组都会就典型事故案例、安全标准化操作规范、设备隐患辨识等进行学习交流,班员还会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分享安全作业心得和体会,不少操作中常见的隐患由此被收集起来,下次再遇到则可对症下药。

  很快,这种由一线工人自发分享安全经验的模式在整个北仑国际集装箱公司20多个一线班组中普及开来,个别建议甚至带动了技术创新,不但消除了隐患,还提升了作业效率。北仑国际集装箱公司生产主任王量平告诉记者,2014年4月,公司推出了“门字形”解捆箱,有效防范了捆扎工在集装箱箱顶行走及临边箱顶解绑时高空坠落的安全风险,并由此将捆扎工工作效率至少提高了10%,这项技改的初衷正是出于一名一线捆扎工在交流会上的发言。

  但是,过去以班组为形式的交流会大多局限于各自的工作范围,且着重于对已经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分析,隐患消除相对滞后。为此,今年年初,公司的“马军工作室”的安全教育导师马军建议以“每日安全提醒卡”为载体,针对不同工种量身定制不同内容的“安全教育经”。马军告诉记者,“每日安全提醒卡”针对具体的作业项目,给出不同的安全操作建议。

  有赖于个性化提醒,隐患消除更具针对性,一线操作的安全风险大大降低。“譬如桥吊作业,在装卸不规则物体时,往往因为物体重心不稳发生倾斜现象,我们在听取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建议的基础上,给当天作业的桥吊司机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建议操作指南,从反馈情况来看,效果相当好。”马军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