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 龙 摄 |
自述 与甬上其他很多书画家不同,我没有童子功。1962年我从师范毕业后,到奉化城关二小担任数学教师。两年后,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成为炮兵部队里的测地员。“文革”开始后,部队里一位画毛主席画像的上海兵,看我有一点绘画基础,就叫上我一起画。没多久,上海兵退伍,画领袖像的任务就落到我一个人的头上。 1969年退伍,按政策,我应该重新回到教师岗位,巧的是,当时奉化车站饭店门楼上需要画一幅毛主席像,一位战友找到了我,我也不推辞,搭起脚手架爬上爬下。十几天后大功告成,群众叫好,领导满意,就调我进文化馆,从此与绘画结缘。 这以后的30余年间,我先后从事文物工作和文化局、文联、政协的行政工作,画画对我来说是纯业余的。在临退休前的最后几年,我开始规划自己未来的美术创作方向,最后确定画家乡。我是基于这几点考虑的:首先,家乡奉化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其次,创作素材丰富,山川瀑布、河流港湾、古迹特产,皆能入画;再就是自己熟悉奉化,创作方便,能获得最高效率。当然,还有一个最核心的因素,是觉得自己的家乡真的太美了,我有义务、有责任用自己的画笔,把它艺术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用了约5年的时间,重新梳理出一个形象化的奉化历史。1999年,我开始着手创作《乡情奉化》,2004年画集出版,得到了不少专家和读者的首肯;后又用5年时间,完成了续篇《溪口墨韵》。140多幅中国画作品,艺术地再现了一个历史悠久、景色秀美、物产丰富、生机勃勃的新奉化。 今年年底,另一系列作品《宁波历史文化名胜》即将完成,70余幅画作,将集中展示宁波3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独特风采。 我今年73岁了,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继续完成《宁波风景名胜》、《宁波海洋》、《宁波城乡建设》等几个系列作品的创作,这是我作为一个奉化人、宁波人想努力实现的“宁波人画宁波人”的愿望。 (严龙 整理) 王利华,1942年12月出生于奉化大堰镇,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宁波书画院副院长,奉化市文联名誉主席。擅国画山水,先后有14件作品入选全国美展等国家级展览,多幅作品在全国和省级美展中获奖,出版画册、专著多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