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豪 绘 |
□本报记者 张正伟 通 讯 员 黄 迪 作为一种商标术语,地理标志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是陌生的,可是一提到余姚榨菜、象山大白鹅、奉化水蜜桃等宁波知名地理标志产品,那就家喻户晓了。 近年来,我市围绕品牌大市建设,积极实施商标战略,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在促农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申报资源日渐枯竭、申报热情不高的问题也暴露出来,我市农产品现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数量虽然全省最多,但已连续两年没有新的申报。 农产品地理标志成助农增收“金字招牌” 地理标志产品具有地域不可更换性,一经权威部门认定,就会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和经济附加值。“余姚瀑布仙茗”(茶叶)未获注册时,每公斤只卖120元,茶农人均收入不足1万元。2002年6月,“余姚瀑布仙茗”成为宁波第一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精品“余姚瀑布仙茗”每公斤上千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00多万元,茶农人均收入近1.5万元。 “宁海梅林鸡”创牌成功次年,利润同比上升了200%;“奉化水蜜桃”成功注册后,不但每公斤售价翻了一番,而且短短数年就成功进入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的大中型超市。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为助农增收的重要抓手,加强对地理标志产品的普查、挖掘和整理工作,以申报注册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的形式对地理标志产品加以保护。目前,全市已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5件。 两年“零增长”彰显农产品创牌的尴尬 2013年11月,国家工商总局公布新增地理证明商标名录,“慈溪蜜梨”榜上有名,成为我市第2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也把宁波推上了全省地理标志商标拥有量第一的位置。 然而,在这之后,宁波连续两年地理标志商标“零增长”,虽然依旧保持着总数全省第一,但省内其他城市追赶的脚步未停止。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市拥有农产品商标8846件,只是杭州的四分之一。全省现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74件,其中宁波25件,优势并不明显。 “客观上说,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确实难度比较大。”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笔者,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除了普通商标申请所需要的条件外,还必须收集、整理地理标志所标示的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等特征,甚至要提供地理标志所标示地区的地域环境和人文因素说明。“这些条件,一方面超出了农户、合作社的能力范围,另一方面也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此外,农户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不强,也是造成地理标志商标申报量后继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农户认为只要把农产品卖出去就行,有没有商标无所谓,更谈不上创牌了。”业内人士说。 另据调查,目前我市有许多企业和农户让手中的农产品商标自生自灭,导致部分商标长期闲置、未及时续展而失效。许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辛辛苦苦注册下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而被束之高阁,品牌影响力无法得到拓展。 多措并举激发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热情 近日,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实施了《宁波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指导意见》,会同农业、林业、水产、畜牧等职能部门,帮助专业合作社、农户申报地理标志商标和发展品牌农业。 今年,市市场监管局将组建商标战略实施宣讲团,根据各地需求,上门培训,答疑解惑;发动品牌指导站对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辅导,提高管理水平,重点扶持一批技术水平高、栽培管理效益好的示范户,带动周边农户开展精品化生产。帮助农户、专业合作社尽快完善生存发展机制,增强商标注册意识,同时积极落实各项扶持、奖励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