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时评·文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6月12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就该“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魏文彪

  6月8日,公安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扩大)会议召开,研究审议关于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的意见。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郭声琨强调,要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为群众办理居民身份证提供更多便利(6月9日新华网)。

  当前,人口流动十分频繁,成千上万的民众异地工作与生活,其中难免会有部分人不慎遗失居民身份证。按照现在的政策,民众遗失身份证需要回到户籍所在地申报挂失与补办,就要付出较多的时间、较大的精力与经济成本。而且,如果遗失身份证的群众暂无条件回原籍申报挂失与补办身份证,更会给其正常工作与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甚至是麻烦。公安部“新政”出台后,异地工作与生活的民众遗失身份证后,可就近申报挂失与补办身份证,而无需再回原籍,这将给异地工作与生活的群众申报挂失与补办身份证带来很大的便利,令其节约不小的成本,是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

  实际上,当前不少政府部门已实现异地信息联网,让群众异地申报挂失与补办相关证件,并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技术优势被人为懒惰给消解,一些政府部门不愿“没事找事”给自己增加工作量,上面不催,下面不动,最后将便利留给自己、把麻烦留给群众,迟迟不为群众办证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叫群众难以满意。而对于那些尚未实现异地信息联网的地方或部门来说,要做到这一点也并不难,只要遵循郭声琨所强调的“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便利”的原则,就总会想到办法,尽快实现异地信息联网,群众办证就会更便捷。

  办事难、办事贵,一直以来为社会所诟病,现在公安部主动作为,要求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为政府部门更好服务群众作出了积极的示范。希望“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便利”,能够成为所有政府部门服务群众的基本思路与准则,真正做到“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法律为依据,以信息化为支撑”,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水平,让广大群众在办证等事项上享受到越来越便利的服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