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一场着眼于交流智能装备产业前沿动态,研讨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发展及应用技术成果,促进宁波象保合作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高端论坛———2015中国智能装备产业高端论坛在宁波举办。论坛由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主办,宁波象保合作区管委会承办,中国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协办。 “象保合作区未来将瞄准智能制造产业,积极构建以‘智能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应用、海洋生物健康、影视文化创意’和‘保税产业’为主的‘4+1产业’格局。”论坛期间,象保合作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制造由大到强迈进,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高端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杨海成的“全面认知‘互联网+’对工业创新发展影响,大力推进智能制造,践行‘中国制造2025’”,上海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赵抗美的“走出去,助力智能制造加速发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李冬茹的“我国绿色制造技术发展与展望”,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王至尧的“学习德国工业4.0,构建中国工业4.0架构”等专题发言,都引起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和思考。 王至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智能制造是针对产品、装备与设施的设计制造过程,利用信息感知、决策判断、安全执行等先进智能技术,实现制造产品、制造工具与制造环境以及制造工人等资源的最佳组织与优化配置,达到由人类专家与智能机器共同组成的人机系统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取代人类在制造过程中体力与脑力劳动的目的。工业4.0的重点就是创造智能产品、程序和过程。其中,智能工厂构成了工业4.0的一个关键特征。在智能工厂里,人、机器和资源如同在一个社交网络里一般自然地相互沟通协作,这也是今后中国制造由大到强迈进的必由之路。为此,践行“中国制造2025”,借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交汇点打造智能产业新城,无疑是一个地方在确立今后发展方向和道路时非常有远见的明智之举。 保税区管委会主任郁伟年在论坛致辞中说,象保合作区是我市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抢抓中国制造由大到强发展机遇的战略平台。短短一年多时间里,象保合作区总体规划、发展路径以及瞄准智能制造的产业定位即已明确———建设宁波智能产业新城,重点招商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各项建设工程全面推进。尤其是前不久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更加坚定了合作区建设宁波智能产业新城的信心。合作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邻里中心、生产力中心、路网设施等重点工程计划年内开工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引进商贸服务类项目44个,总投资21亿元,实现税收5000万元。 全力以赴绘就宁波智能产业新城蓝图 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象保合作区管委会主任严荣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象保合作区总体规划秉持“节能、低碳、环保”和“滨海、临湖、亲水”理念,按照“象山新城、东海新城、石浦古城”三城互动、“产业、城市、生态”三态协调、“先进制造、金融贸易、休闲文化”三业并举原则,建设产城融合新区,着力打造践行“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云网顶层服务、硬软件高端支撑、模式可复制的智慧园区中国样板,实现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科技环境的高度融合。 严荣杰介绍说,面对中国制造由大到强迈进所提供的历史性机遇,处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交汇点的象保合作区,发挥后发优势和资源禀赋,专门委托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开展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研究,确定合作区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应用、海洋生物健康、影视文化创意”和“保税产业”的“4+1产业”。其中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智能仪表、自动控制、工业机器人、新型传感器、伺服控制机构、节能环保装备等,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装备、海上特种运输装备等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以及信息与光电技术、航空航天装备、工业装备及轻小型发动机、无人机、特种飞行器、新型材料与元器件、终端装备等装备产业。 据悉,象保合作区首期启动的是3平方公里宁波智慧产业园。智慧产业园将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光纤网、移动通信网、无线局域网、云计算、大数据及WIFI全覆盖等信息宽带网,打造2.0版基础设施,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园区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开展智能制造、生产智能产品提供先进的基础支撑,为企业打造具有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特性的智慧工厂创造基础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