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穿山港区转码头直卸作业场景。(记者 严雷 摄) |
本报讯(记者严雷 通讯员史碧君 伍晨卉)6月10日,488个转码头箱从靠泊宁波港吉码头经营有限公司的“马士基埃芬汉/517E”轮卸下,由集卡直接运输到宁波远东码头经营有限公司场地完成直卸作业。截至目前,两家公司今年累计完成转码头箱直卸量突破10万标准箱,直卸比例比去年同期提升约25个百分点,累计节约移箱成本约210万元,预计全年可节约作业成本500余万元。 港吉公司和远东公司毗邻,今年相互间的转码头箱量预计有30万标准箱。传统的转码头箱直卸模式由对方将作业设备和人员配套派至本方场地作业,直卸比例低,作业成本高,且极易发生“交叉作业”困扰,影响双方正常生产。 去年,双方联合成立“转码头箱直卸”课题攻关小组,提出将转码头箱直卸作业由对方全程“派送”改为本方作业设备和人员在己方区域“自提”的新思路。双方对专属作业场地、机械人员配置、作业信息共享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沟通协调,制定了“转码头箱直卸”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针对双方作业系统不匹配的问题,通过在龙门吊上安装港吉、远东“双系统”,实现了作业数据“无缝衔接”,并解决了“交叉作业”困扰。同时针对一程船和二程船同时靠泊作业的特殊情况,双方加强直卸、直装的“一站式转运”作业模式,确保转码头箱顺畅出运。 “转码头箱,是在不同的码头转运集装箱,一般都会在各自的堆场堆存后再转到另一家码头。要做到‘直卸’,涉及到2家码头的地理位置、操作系统等诸多问题,港吉公司和远东公司同属一个港区,这就使得‘直卸’变为可能,可大大提升作业效率,降低移箱成本。”港吉公司营运操作部经理虞新平说。 今年以来,针对船舶联盟化带来的转码头箱直卸量大、作业频度高的特点,双方设定了12块临界堆场作为专属“公共直卸场地”,并根据场地特点优化机械、人员配置,制定相应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在此基础上,两家公司加大沟通力度,改变以往“按需沟通”模式为“每日沟通”,通过网络对作业情况、场地需求、设备配备等情况进行报备,及时优化作业方案,提升作业顺畅度。此外,双方不断完善龙门吊上的港吉、远东“双系统”,在高频上开通“公用作业频道”,实现作业信息“全共享”,解决交叉作业困扰。 截至目前,港吉、远东两家公司堆场的转码头直卸比例超过80%,平均每月完成2万多标准箱的作业量,仅一个标准箱就能比传统模式节约作业成本约20元。 据悉,下阶段双方将围绕“年内25分钟转码头直卸作业完成率达75%”目标开展课题攻关,确保转码头箱顺畅出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