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文化视点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6月25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静:千年望族的探秘者

王静(左)和冯家后人核实资料

  冯家拥有的早期宁波帮股票
  王静著作

  赵淑萍/文 沈国峰/摄

  王静说她有一个情人,那就是她手中的笔。多年来,她用这支笔,书写着城北尤其是慈城这片土地:她以一位作家的敏锐和悲悯,把目光投向那个神秘、边缘、渐远渐逝的人群———堕民;她的慧心,使她从小小的“年糕”中发掘出丰富的文化意蕴;她沉浸在城北的灵山秀水、慈风孝行和书香雅韵之中。慈孝文化、望族文化、民俗民风、人文故事……慈城是她的宝藏。她几十年来盯着这处宝藏,不停地挖掘,挖得深入、细致、透彻。

  早年做记者的经历,为王静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对文学的执着,使她一直在寻找一种个性化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多年的沉静和积淀终于芳华绽放!学术著作《中国的吉普赛人:慈城堕民田野调查》和《慈城年糕的文化记忆》先后问鼎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城北山水城北人》、《留住慈城》、《半生文缘》、《再寻麒麟童》等文学作品,则同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久前,她又捧出厚厚的两卷《千年望族慈城冯家———一个宁波氏族的田野调查》。全书分6个篇章,87万余字,展示了千年望族的辉煌家史,梳理了“金川世家”的文化脉络,从数量上丰富了宁波帮的人物长廊,对当今社会家庭建设亦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她一直是肯花大工夫的,这一次,她尤其花了大工夫。”这是师友们的一致评价。

  慈城冯氏的文化思考

  2000年初夏的一个中午,在江东的一家小饭店,王静和文友戴松岳、钱文华坐到一起,她向他们征询《城北山水城北人》的创作提纲。看到其中《千年学府百年慈湖》篇目,戴松岳说可写篇千年冯家。钱文华随即说起著名作家、画家冯骥才就是慈城冯家人。于是,两位慈城人谈及一些冯家轶事,王静专注地听着,并用心记下了那些素材。

  慈城冯家,历来有“金川世家”、“南省名家”、“明州望族”、“冯半城”之称,慈城冯氏出自辅佐光武帝刘秀中兴东汉的“大树将军”冯异。他的后代冯冕建安六年(201年)南下任句章尉,定居句章(原慈溪县金川乡,现江北区慈城镇八字桥石神桥村),慈城冯氏便肇始于此。慈城冯氏在科举史上创造了65名进士、103名举人的辉煌,有“兄弟登科,一门两士”和“四世登科第,一门七进士”的科举佳话。在取消科举制度后,冯氏子孙在金融、商业、工业领域自谋职业,并且有不凡的业绩。1921年出版的《中国名人大辞典》收编了200余位冯氏名人,其中慈城冯家有14人。

  在做了一番调查考证、厘清了慈城冯氏的发展脉络后,王静写下了《千年望族》一文。完稿后,文友向冯骥才推荐,并让王静把文稿寄过去。不久,王静收到了冯骥才的回信。“文章写得很清新。你对冯家比我了解,到时我要来采访你……”回忆起当年的一幕,王静至今还记得内心的感动和震撼。“大冯老师是大名人,但是,他如此平易近人。他就是这样鼓励一位素不相识的作者的,他对我的治学和为人影响很大。”

  后来,冯骥才给王静《留住慈城》一书作序,在序中又说到了《千年望族》:“这篇文章令我震惊。先前我只知道我家‘慈城冯氏’来头不小,但是从传说中的大树将军冯异到我的爷爷中间,却只是一个巨大的亮闪闪的空洞,其余一无所知。然而这篇《千年望族》竟有血有肉、有根有据地把它填满。叫我一下子走进家族史,沿着它漫长而有序的根脉,一直看到一条生命大江光亮的源头。这文章的作者是谁?缘何使出这样大的力气对我的家族追根溯源?”

  《千年望族》在《文学港》刊出后,立即被多方转载。从那时起,王静一直关注着慈城冯氏。

  2011年,王静伤感地发现,原来她做“堕民”和“年糕”田野调查时采访过的老人,有些已经过世了,她决定做一次“无主题慈城老人口述史”,采访对象为慈城70岁以上的老人,希望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抢救一些原始史料。

  当年5月,她去昆山采访姚婉宜老人。老人是慈城槐花树门头冯家媳妇,时年98岁,眉目清秀,腰板挺直。她谈到其夫的6个兄弟,其中3位参加了新四军,且有一定声望。在她的讲述过程中,王静心里起了波澜。在风云变幻之际,一个普通的冯氏家庭,就有这样的举动,那么还有其他许多未知的冯氏家庭呢?

  慈城冯氏怎么就绕过了“富不过三代”的暗礁,代有达人呢?慈城冯氏是如何完成百年转型再创辉煌的?瞬间,她心中冒出一连串的疑问。回来时,她与同伴非常兴奋,谈论着新发现,竟在高速公路拐弯口开岔了道,多开了2个多小时。

  虽说回家的车开岔了道,而王静的研究似乎有了方向。想到自己对慈城冯氏已有了一些资料积累,她的目标更加明确———将10余年前写的《千年望族》深入、拓展开去。2011年6月,她重新开题,并向冯家人发出了第一份调查问卷书信。翌年,《千年望族慈城冯家———一个宁波氏族的田野调查》成为宁波市社科院(社科联)2011—2012年度宁波市文化研究项目。

  千年望族的家国记忆

  这份田野调查,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冯氏家族年代悠远,族支繁杂,史料缺乏。慈城的冯氏众子姓对族支、祖先知之甚少,而且,很多冯氏后人早已走出慈城,遍布全国各地,甚至有的已定居海外。王静一边煞费苦心地搜罗材料,地方志、馆藏史料、近代报刊、档案、文献、老照片、网络资料……点点滴滴都不放过;一边寻找冯氏后人,做口述史。采访是从慈湖中学校友冯子昂提供的一份《慈湖中学冯氏通讯录》开始的,然后顺藤摸瓜,以人找人,终于,人脉越来越广,人气越来越旺。

  近几年来,王静频繁出入上海、杭州、武汉、宁波等地的图书馆和档案馆。每天,从开馆到闭馆,不停地抄写,或拍摄。在宁波档案馆,为了节省中午来去的时间,她曾请求管理人员将其倒锁在阅览室内,这样自带的淡包、榨菜往往成了她的中餐;宁波市图书馆管理人员看她闭馆时还不肯离去,竟破例向她中午开放……有一次,她到天津图书馆查阅,不巧的是双休日该馆地方文献阅览室对外不开放,而她已经订好周一一早回宁波的火车票,无奈,她找到值班馆长赵彦龙。赵馆长听说是查阅闯荡津门的宁波人资料,又看她焦急而执着的样子,被感动了,星期天特地让工作人员加班,专门为这位素昧平生的宁波读者开馆一天。

  为了寻找冯氏后裔,抑或厘清冯家人的世系,她多次去慈城公墓寻找。也许,是冥冥中的一股力量,在黄夹岙公墓,她戏剧性地找到档案资料记载的钱庄人冯受之的孙子鄂棣、福棣等,从而解开了资料上的一些死结,续上祖脉,而且,还获悉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宁波帮故事。

  王静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她总是耐心地倾听一些老人絮絮叨叨、反反复复地讲述,冷不防就有意外发现。于是,这份调查的名单和内容不断地在拓展。被采访人达到180位,遍布北京、上海、天津、厦门、杭州、宁波等地,有的已届耄耋高龄,几乎是抢救性地保护了一些氏族资料。研究超期一年。2015年3月,《千年望族慈城冯家》才正式面世。

  此书分上下两卷。上卷简述慈城冯氏渊源、南迁概况、千年望族的迭变并剖析其家族文化。下卷是慈城冯家的口述史和慈城冯氏20余支脉的世系表。所有的资料,一一注明出处、来源,力求论从史出。在客观、真实地呈现慈城冯氏的发展历程后,王静提出了对千年望族的当代思考,结合政治、历史变革以及文化、民俗进行了综合分析。从“凝聚人心”、“启蒙教化”、“财富的拐点”、“守业与创业”这几个方面条分缕析,充满了思辨色彩,呈现出宽阔的视野和观察、思考的深度。整一上卷充满着学术的气质。下卷则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王静采访冯氏后裔、知情人等180位,整理出不同主题的90余篇30万字口述史。这些人中,年龄最大的98岁,最小的39岁,平均年龄75岁。他们,有的是冯氏后人,有的是与这氏族有姻亲、世交及其他关系的知情人,且知识层次、身份、职业各不相同。从冯家人的口述中,近现代名人冯君木、冯定、冯贞群,当代名人冯骥才、冯根生等,还有在那寻常巷陌里终老一生的普通人,都栩栩如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口述虽说带着不同程度的主观性,但是,有些细节可以互相印证。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是珍贵的史料,比如冯定与毛泽东、陈毅的关系,冯定被批判的始末,冯定和冯友兰两位北大的哲学巨擘在牛棚里的擂台舌战。此外还有冯贞群的藏书逸事,冯骥才、冯根生等人的寻根之旅等,叙述得非常详尽。

  180人,参与了一个氏族的集体记忆。在这种多层次、多视角的口述中,让人读出了一个个冯氏家庭在各个历史阶段的磨难和发展,读出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由冯氏可知慈城,由慈城可知江北,由江北可知宁波乃至全国这几十年的沧桑巨变。让人感动的是,明末清初,这个科举世家,因为坚持气节,从而应试中举、步入仕途的人骤然减少。废科举后,冯氏族人或者在不同领域治学,或者在金融、商业、工业自谋职业,对中国近当代文化经济产生影响。在风云开阖之际,衣食无忧的冯氏子孙中亦有不少人追求新思想,奔赴革命。

  这一切,应该跟族规教化有关。所以,书香传承,代有达人。一个千年望族的经历,折射出社会变迁和国家历史。王静的田野调查,“复活”了慈城历史上的一些冯氏名人,于是,有了生动的细节和佐证;发掘出一批活跃在上海的宁波帮冯姓人物,如冯斯仓、冯箴年、冯清庵、冯镛声等,丰富了宁波帮人物长廊。她使慈城望族文化研究又推进了一步。

  心灵故乡的写作意义

  在《千年望族慈城冯家》一书的首发式上,宁波社科界、民间文艺界、文学艺术评论界的专家学者和上海、厦门、杭州等地的冯家代表相聚一堂,各抒己见。

  言语间,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慈城冯氏研究会顾问裴明海说,此书从人人关注的家庭角度出发,让人们在冯氏家族的兴旺史中看到家庭建设的借鉴样本,印证了家庭建设的重要性;方言专家周志锋教授,看到的是口述史的原汁原味,因为,里面有地道的宁波方言,人物的话语符合人物的身份;天一阁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龚烈沸,看到的是该书史料的丰富和调查研究的严谨性。而一些作家代表注目的是王静叙述中的文学性以及口述史中蕴含的文学素材。

  那么,再听听冯家后人的心声吧,冯德俊的外孙女陈元慧的发言令人动容。她说,特殊年代,外公从不提及自己的身世。改革开放后,外公也没回过故里,怕有争祖居之嫌。随着外公、外婆和母亲的去世,她寻根问祖的愿望异常强烈。她想找“慈溪前新屋”,一找找到了慈溪的梁王村。后来,才省悟到外公出生的“慈溪”应该是现在的古镇慈城。一筹莫展时,她从百度上搜索到王静的《千年望族》一文,才明白“前新屋”是宅名而非地名,由此知道了正确的方位。那天她来寻根,大雨滂沱,本来是去慈城始平路,出租车开过头在民主路下车,在一门洞躲雨时抬头看见了“前新屋冯家———江北区文物保护点”的牌子,真是神奇!找到祖屋就找到了祖根,总算给深爱的亲人一个交代了。

  为王静提供过不少资料的冯鄂棣说,本来应该是冯家子孙自己做的事,王静做了,而且做得那么好。有了这本书,大家就有了归属感。这本书,就是家史,就是家训,冯氏子孙一定要以此自励,勤奋上进。

  当然,还有书外的花絮。冯鄂棣70多年未见的表弟,因为这本书,联系上了他。“再晚点恐不易见着了。”两位老人不胜唏嘘。而且,此前冯鄂棣为祖居被封而心存疑惑。由王静的书,他找到一些阔别70余年的亲戚,并从几位儿时的伙伴处了解到,早在1953年12月,他的父亲、叔伯四人就联名将故居送给了国家。他不由为父辈的高风亮节而感动。

  王静说,这是“一部没写完的书”。确实如此。在研究文本提交后,在书出版后,还不断有冯氏后人来电或来人再叙口述史。

  在王静的家里,有许多珍贵的礼物。一位冯氏后人怕她冬天写作脚冷,为她编织了一双毛线袜套。还有一位,亲手为她绣了一幅十字绣,上面是“德艺双馨”四字。还有冯家亲友,把教育家冯君木、书法家钱罕(与冯家交好)等人的真迹以及民国时冯家拥有的宁波帮股票交给她保存。为着这一份信任,王静说“什么都值了”。她珍藏着,如果慈城博物馆建起来了,将按嘱托替老人转送到博物馆去。如果有生之年博物馆还没建成,就送往市档案馆等单位。

  多年来,王静的写作姿态,有两种。一种是文学的,她追求轻盈、诗意的表达方式。一种是地域的,她沉浸在对城北这片土地的探秘中,一旦发觉有价值的东西,就进行考证、书写。这两种写作相互交融、相得益彰。于是,她的散文、随笔拓宽了题材,并有了文化的厚度和思辨色彩。她笔下的人物,梅调鼎、柔石、应修人、周信芳……尽显这一方地域人物的精神气质和灵魂。而她的田野调查又有血有肉,别具一格,从不晦涩难读。

  王静非常谦虚,她常说会写的人很多,她只是肯花工夫。关于堕民的田野调查,她做了整整7年,而慈城冯家,前后积累10余年。一位出色的作家,不仅要有优美的文笔,更要有敏锐的意识、悲悯的情怀和坚持不懈的毅力,最关键的,是要有自己的一方心灵故乡。正如莫言之于高密邮乡,贾平凹之于商州,刘亮程之于新疆。慈城虽非王静的出生地,却是她的心灵故乡。

  于是,她用笔,留住了千年古镇慈城,让它走向深远,走向永恒!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