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读 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6月29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兰西文化中的光影艺术

———读《漫不经心的传奇》有感

  章亚芬

  在世界影坛中,法国电影一直是一个极为独特又异常坚定的“存在”。它特色突出,风格鲜明,不易为他国电影风潮所掩盖或影响。所以熟悉该国电影的影迷即便不看介绍,也往往能从一部片子的影像质地中辨识出:这是法国电影!独树一帜的法国电影!

  如何了解法国电影?有人认为自然应该从电影的起源、开端、流变、发展说起,按部就班,深入解读。但这本《漫不经心的传奇》却别出机杼,该书从法国的历史文化入手,以洒脱随意的笔调,近乎信马由缰地侃侃而谈。作者所追溯的是诞生法国电影的这块文化土壤,法兰西民族的心理共性。于是在这本渗透了文艺气息的书里面,本应处于主宰地位的电影反而成了载体,而这个全世界最浪漫国度的悠久文化才是领衔的主角。

  也许今天的观众在审视法国电影时,会觉得它缺乏炫目的华彩,相对“小众”,具有自由主义的气息,只在低调中显出不同于群侪的清高风骨……必须承认,这些的确是法国电影的一些零碎表象,但你如果真正用心来探究其内涵的话,其优点不胜枚举。在当下形式大于内容、模仿多于原创的世界电影市场中,法国电影称得上是将本土良好的文化传统继承得最全面、最健康又不忘与时俱进的一个“异类”。法国电影有一份难得的执拗,那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包括票房的强烈诱惑、大众一边倒的潮流倾向,它依然难能可贵地秉持品质为先的原则,尽量借助光影艺术来启发人的思想,开阔人的思维,挖掘人性的奥秘。《漫不经心的传奇》便从这类电影产生的水土、血脉、传承、人文影响等方面来呈现法国文化和法国电影之间骨血相连的一种亲缘关系。

  在作者看来,电影的法国也就是文化的法国。没有印象派绘画大师们在这片土地上的创作,没有一大批法国文豪所书写的文学历史,没有狄德罗·笛卡尔、让·保罗·萨特等哲学大家在法兰西大地上洋溢起来的哲思氛围,法国电影不可能有今天的风采。而法兰西所处的地理位置、山川水土也滋养着电影。显而易见,法国电影不论是具象的影像,还是隐性的情调,都透出独一无二的地域特色。它们往往具有大西洋的壮阔情怀,地中海的旖旎风情,还有巴黎这座城市作为帝王之都的气象,以及戛纳这个法国南部小镇因为举办电影节而蜚声世界的优雅气质。

  顺带回想一下那些因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奖而一举成名的电影吧———瑞典的《第七封印》,意大利的《卡比利亚之夜》,根据法国女作家杜拉斯名作而改编的《如歌的行板》,以法国画家毕加索生平为题材的《毕加索的秘密》,日本的《砂之女》,德国的《铁皮鼓》,当然还有咱们中国的《霸王别姬》、《活着》……前不久,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又在第68届戛纳电影节上凭借《刺客聂隐娘》获得最佳导演奖。可以看出,这些高品质影片基本不是以宏大场面、炫目特效作为卖点,相反,法国的电影导演明显更倾心于那些将优秀文学作品改编后拍摄成的影片,而且也非常看重电影的文化血脉。举一个例子: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奥古斯都·雷诺阿所影响的不仅仅是震撼全球的印象派画家们,他明朗、细腻且极为生动的画风直接熏陶了后来作为法国著名导演的儿子让·雷诺阿。使得让·雷诺阿那些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中渗透了漫漫诗意。此种诗意从何而来?就来自渊深的家族审美,来自他那作为印象派宗师的画家父亲对形象、场面的敏感度。我们若是从让·雷诺阿的影片中随意截取几个片段,会发现,那些静止的画面和其父创作的油画名作简直是异曲同工。此外,法国人的浪漫举世闻名,但法式浪漫中不见英国式的绅士风度,而有大仲马《三个火枪手》中的骑士风格和文艺气质。这所有的一切反应在光影艺术中,就是:法国电影虽然经常拍摄些日常琐事、家常生活,可导演们善于在民生问题中发现社会问题,在司空见惯的琐碎中自然介入哲学知识,从而拓展出电影应有的深度和纬度。

  时至今日,我们看美国大片,欣赏到的其实是好莱坞影视制作体系内、流水线上的一种商业产出,它们有的是高科技特效,富有视觉刺激的大场面。而在法国,电影制作有时候更像是一个团队或家族的事业,发明电影的卢米埃家族即是如此。但法国绝少出现爆米花电影,法国最上乘的影片都是需要观众集中精力去分析、思考的作品,而不仅仅是用眼睛观看。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