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读 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6月29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梦境里的火种

———赏读竺惠明的《挑灯楼夜画》

  蔡体霓

    竺惠明写过四本书,与《挑灯楼夜画》相对应的还有一本叫做《挑灯楼夜话》,“话”与“画”读音一样,味道却是大不同了。“夜画”这本书兼具有趣与有意思,是较为难得的。竺惠明是教师、古灯收藏家、画家,所以,我觉得他的“夜画”,是用绘画来做文学的梦,而画的另一面的简短文字,亦庄亦谐,是用文学来做绘画的梦,两边都可以欣赏。

  《挑灯楼夜画》里有140余帧画,留心地看,每一帧画中有不同的灯火来点缀,这就将“挑灯”的主旨融进了每一则有情节的画面里。作者是一个热爱古灯的人,30多年来,收藏了来自五湖四海的灯,可装满满一船。他把这些灯捐赠给了浙江纺织服装学院,建立“惠明古灯博物馆”。但与这些灯的情缘,仍在他的心中深深地纠缠着。那些与灯相关的人和事,常在思念之中。他说:“虽然闪忽一瞬间,但往往会感动得使我泪流满面。”于是,他要画“灯故事画”了。

  对于画画的技巧,我是门外汉,从浅薄的感觉上说,“夜画”中的画好像是借用文学创作上的一些手段,比如象征、比喻、夸张、拟人,即是中国画里所称的“神似”造型原则。那么,这100多帧画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竺惠明在题为《灯牵千千芯》的前言里写道:“脑子里转着灯与历史、文学、哲学、艺术、戏曲、人生。走马灯似地走了半年多,有时睡梦里闪出来一个灯事念想,立马下床铺纸,提笔下手,以免过了这个梦没有了这张画。”这种来自梦境的艺术创作,看起来好像是偶然所得,其实不是那么回事。作者的年纪,今已七十龄了,读过他写的几本书就晓得,作者有着丰富的阅历。我想,只有大脑里充盈着实实在在的生活感受,从儿时到青年,再到壮年进入老年,重叠着多不可数的深刻印象,堆积着无数事件、细节和生动的对话,再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得来的见地,才会像堆得高高的干枝茅草,当然,它不会自燃,它需要一个火种,才会闪光发热。打个比方,挑灯楼里的那些灯,是作者的创作素材,夜半梦醒时的艺术灵感即是点灯的火种。每一帧画里灯盏不同,火苗各异,看似随意,实是心中明亮,笔下放出光来。

  从画中亦可以看出作者的人生经历。有帧画为河南博物馆藏汉代陶质牛灯一具,他在画的空白处题字道:“口器硕大,构思巧妙,气魄雄健。隔罩凝视良久,勾起我知青记忆。双抢时节,天黑收工,拉上与我同样劳累饥饿的老黄牛去耙队里分给我们知青的那一分水田。我和牛在漆黑的夜里折腾,浑身泥浆。在漆黑的夜里分不清哪个是人,哪个是牛。”这一个灯具,画得墨黑的,牛首之上一点红色火苗。

  画册中有许多戏剧故事及戏剧人物,这除了源自他从小爱戏的情结,显然还有“人生大舞台”这样的意味,《半把剪刀》、《四进士》、《望江楼》、《秦香莲》无一不入他的画中。有一帧画值得一提,画中是一座灯塔,海浪翻腾,旁题莎士比亚的诗句: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睛地望着风暴却兀然不动。其他还有如怀想儿时生活,用画记述掌灯时分父母归家的温暖情景等。他的很多画,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他爱旅行,多有西藏等地的风物画作。他画人物,有着中国文人画的风格。

  “夜画”里的这些作品,可以说老早就在他收集的材料里,他就是凭记忆和经验去作画的。如他要画抗日战争题材的画,就会想起2013年7月7日独自在卢沟桥与石狮子相伴度过的经历。当年7月,在挥汗如雨的日子里,他用了半个月时间,完成了气势恢宏的画作《保卫家园》。画自己记忆中最深刻的东西,作者的这层意思,看过“夜画”就明白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