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螺山遗址出土的6000年前的茶树根。 |
|
田螺山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
本报讯(记者陈朝霞 余姚记者站谢敏军)考古发现,6000年前生活在余姚田螺山的先民就开始种植茶树。昨天下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在杭州召开田螺山遗址考古发掘研究成果发布会,宣布这项重要成果。这一发现将中国人工种植茶树的历史,由距今约3000年上推到了距今6000年前。 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介绍,早在1973年,考古专家就在距今7000年前的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一些樟科植物叶片,认定为原始茶遗物。2004年,考古学家在距河姆渡遗址7公里的田螺山遗址距今6000多年前的文化层中,发现了两大片原生于土层中疑似茶树根的根块,并着手进行科学分析和鉴定。 参与田螺山遗址合作研究的日本东北大学植物学教授铃木三男和金泽大学考古学教授中村慎一等对这些疑似茶树根进行了木材显微切片检测,发现这些树根的显微结构与栽培的茶树一致,初步判断为茶树。 2008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对部分树根和浸泡树根的水液进行化学检测,均检出有茶氨酸。考虑到茶树的近缘植物茶梅等也含有茶氨酸,专家做了比对研究。结果发现,田螺山遗址出土的树根茶氨酸含量接近活体茶树主根,而山茶、油茶和茶梅中的茶氨酸含量极微,由此断定田螺山遗址出土树根是茶树根。【下转第9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