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碑。 (徐文杰 摄) |
寻访地点:慈溪崇寿镇崇胜村 寻访内容: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 讲述人:马政治,72岁,其姐夫胡金潭目睹和参与了相公殿战斗 林 峰,慈溪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本报记者 王佳 在慈溪崇寿镇崇胜村,有一座相公殿抗日第一战纪念馆。纪念馆占地面积不大,坐落于一排民居中间,上下两层。馆内陈列着各种历史遗物,多为曾见证过这段历史的人所捐赠,墙上挂着很多画板,印着一些英雄谱和解说词。纪念馆门口建有一亭一碑,碑上镌刻着“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 “这是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慈溪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林峰朗声说道,一旁的马政治频频点头。当年,马政治的姐夫胡金潭亲眼目击并参与了这场战斗,战斗结束不久,他便加入了新四军。 在纪念碑前,两人指着前方不远处当年战斗的发生地,共同回忆、述说着这场战斗的始末。 1941年6月18日清晨,从相公殿西街方向传来一声沉闷的爆炸声。街上村民纷纷说日本兵要进村了,刹那间,百姓四处奔逃。 当时,在当地开明乡绅许家做工的胡金潭正要护送许家的两个女儿去往海边“地舍”避难,途中遇上了一支部队,100多人,着清一色芝麻土布便服,军容整齐、神情严肃。胡金潭壮着胆子上前打听,方知是刚从浦东过来的淞沪五支队第四大队,领队的正是蔡群帆、林有璋,是专门过来打日本鬼子的。 “我姐夫把两个孩子护送到避难点后,便自告奋勇给他们带路。”马政治说,当时刚好是上午9点的样子。胡金潭领着蔡群帆、林有璋先到了许家。许家获知这是一支抗日部队,非常支持。 得知骚扰相公殿的日军是从庵东出动的,“五支四大”当即决定在敌人回庵东的路上出其不意地打一场伏击战。为了核实日军的确切人数、武器数量与返回据点的具体时间,胡金潭和许家儿子许中惠借着到相公殿伪乡公所找乡长和乡长弟弟的名义,几次进出相公殿,清点日军人数和武器。 摸清情况后,部队马上进行战斗准备,一面动员村民疏散隐蔽,一面了解地形,选择适当的伏击位置。部队以班为单位,埋伏在胡家、许家、姚家和向天庵一带,并在许家、胡家各设一挺机枪。 村里百姓得知打鬼子的部队来了,热心帮忙。部队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埋伏了数个小时。 太阳西斜,许家屋前大楝树上的瞭望哨终于看到三十几个日本士兵从相公殿向伏击处走来。待日本士兵进入伏击圈,林有璋扬手一枪,各个火力点跟着一齐开火。毫无防备的日本士兵乱作一团,还没等他们清醒过来,林有璋已一声令下,战士们像下山的猛虎,发起了冲锋,日军慌了手脚,弃尸溃逃。 “此战,日军8死8伤,我军无一伤亡。相公殿一战,犹如一声响雷,迅速传遍了三北大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林峰说,战斗时,乱作一团的日本士兵使用掷弹筒,打出的弹药点燃了几间盐民泥房的茅草屋顶。正在参加战斗的几名战士遵照指挥员的命令,跑过去把火扑灭,保护村民住房。“这么好的部队,让村民更加信任和拥护。” “现在,每到抗战纪念日、重大节庆日,村民都会带着孩子自发地来到纪念馆,重温这段使人振奋、令人骄傲的历史。”崇胜村大学生村官马雪丹说,这段红色历史也鼓舞着村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更加美好的家园。 相关链接 追忆相公殿战役,先得了解开辟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来龙去脉。浙东抗日根据地地跨杭州湾两岸,孤悬敌后,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在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领导下,1941年5月起浦东的抗日武装900余人分7批南渡,挺进浙东三北敌后。1941年6月发生的相公殿之战有“浙东敌后抗日第一枪”“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之称。战斗中,日军惊惶万状,纷纷逃跑,此战大大鼓舞了浙东人民抗日的信心和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