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党史·国史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7月13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由《采藤行》说到剡藤纸

  元代东南文章大家戴表元作有《采藤行》一诗,诗歌描写了剡溪乡民以采藤为生的窘困境况,诗中提到宋元时期在剡溪一带流行的一个行业———采藤造纸。所造纸因产自剡溪流域,用山藤作原料,故称剡藤纸。

  关于剡藤纸的记载最早见于晋张华《博物志》:“剡溪古藤甚多,可造纸,故即名纸为剡藤。”剡藤纸的出现离蔡伦造纸术推广之时———东汉元兴元年(105)不过一百多年。奉化造纸业的历史应可推至晋唐时期,而非通常说的岩头、棠云造纸始于元明时代。

  唐宋时期,剡藤纸已享有盛名。李肇《国史补》曰:“纸之妙者,越之剡藤。”剡藤纸因其质地轻薄、坚韧,面子光洁、滑润,深受文人雅士喜爱,当时“书文者皆以剡纸相夸”。在唐时,公牍写作,甚至皇帝诏书,多用剡藤纸,故有“剡牍”之称,发展到后来,文人干脆用剡藤直接指代文章、典籍。

  剡藤纸名气大,质量好,深受世人喜爱,以至于剡溪流域的山民蜂拥上山采藤。《采藤行》里所写的“一春辛苦无别业,日日采藤行远冈”说的便是此种情形。从戴表元的诗里可知,当时采藤造纸已是剡溪流域一带的主要行业。

  剡溪流域山高林深,群峰叠翠,适宜剡藤生长,加之涧溪长流,沿溪设碓,硾捣造纸较为方便,造纸条件得天独厚。

  剡藤纸采用的原料主要是剡藤皮。这种藤皮纤维修长,质地柔韧,经硾捣沤熟,是极佳的造纸原料。剡藤被剥皮后,无法输送养分,撑不多久便会枯死。《剡源乡志》载有唐时舒元舆写的《悲剡溪古藤》一文,文中就说到这一情况:“剡溪上绵四五百里多古藤”,“方春且有死色”。舒侍郎因此十分担忧剡藤命运:“纸工嗜利,晓夜斩藤以鬻之,虽举天下为剡溪,犹不足以给,况一剡溪者耶?”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剡藤为野生植物,且生长缓慢,过度砍伐,必然导致资源枯竭。

  《剡源乡志》编纂者赵霈涛在文后附言:“余生长剡溪,并无剡纸名目”,在他所处的清末时期,剡藤纸已经绝迹。其实,剡藤纸业早在宋末元初时已呈颓势,南宋时期,会稽竹纸出现,“遂淹剡藤”。竹纸以毛竹(主要是嫰竹)为原料。毛竹比之剡藤生长快速,资源丰富。至明成化、弘治年间,言剡藤纸已“莫有传其术者”(《嵊县志》)。剡藤是为盛名所累,为盼这类悲剧不要再发生。

  (中共奉化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陈黎明)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