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剑飞 近日,“僵尸肉”事件引发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再度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2012年1月,北京市“放心肉”工程正式实施,并在多家大中型超市配备了一种查询机器,名为“放心肉追溯查询终端”,消费者可用这台机器扫描所购肉品上的条形码,或输入价签上的追溯码,查询猪肉从养殖到屠宰、再到零售的全部信息(7月14日《新京报》)。 在超市配备“放心肉追溯查询终端”,是为了方便公众查询肉类信息,确保放心食用,可是从记者调查来看,这些机器并没有发挥多少作用。部分超市设置的查询机损坏或黑屏,还有的干脆未通电;而在一些机器能够使用的超市,有的肉品价签上没有追溯码,有的查询出的信息和产品实际不符。从整个责任链来看,“放心肉追溯查询终端”可以说是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可如今,它却形同虚设,所谓的“放心肉”如何叫人放心? 导致这种终端设备形同虚设的原因也许很多,比如网络信号差、缺少维护等,但这些不是设备成为摆设的理由。归根到底,造成终端设备沦为摆设的,还是相关单位食品安全意识淡漠、监管失职所致。 首先,超市作为食品的售卖方,担负着保证食品安全的重任,不仅要确保进货渠道正规,还要确保售卖的食品安全。因此,理应强化食品安全意识,积极维护终端设备,使其发挥作用,公开食品信息,方便公众查询了解。这不仅是为了公众健康安全,更是为了超市自身利益。终端设备沦为摆设,超市方面难辞其咎,暴露出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责任失守。 其次,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前期配备终端设备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设备的运行实际,将超市规模、网络覆盖等情况考虑在内,对设备运行进行全面考察论证,确保终端设备正常运转,发挥作用;在设备的后期运行和维护中,应该加强监督管理和做好技术指导,及时督促超市,确保设备发挥作用。只管安装,不管维护,查询终端设备成摆设,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责任的缺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