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财经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7月15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取消奇葩证明不能靠“单兵突击”

    □冯海宁

  河北省衡水市公安局近日透露,该局目前已出台规定并实施,依法不再出具10种证明材料,由此解决类似“你妈是你妈”的荒唐证明和证明过滥问题。这也是河北省公安机关首次出台此类规定(7月14日《京华时报》)。

  自从“你妈是你妈”这个话题引发舆论关注、被李克强总理称为“天大的笑话”后,国家相关部门立即表示,将研究制定一系列简政放权措施,解决类似“你妈是你妈”的许多荒唐证明问题。公安部提出开始清理各地奇葩证明,这次衡水公安部门率先取消10种证明,值得点赞。

  未落户证明、健在证明等10种证明在生活中很常见,以前都是由公安部门出具的,这次取消之后,通过打破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让公民基本情况实现共享。也就是说,此举一方面告诉其他部门今后不能再要求老百姓提供这些证明;另一方面,如果需要这些证明则通过各部门信息共享来实现。

  衡水公安部门此次取消10种证明,不但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办事,也避免了同级职能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谁的孩子谁抱走”,减少了对老百姓的折腾。虽然这样主动取消不合理证明值得肯定,但不得不指出的是,仅是地方公安部门一家改革,效果恐怕很有限。先说衡水当地,如果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能及时完成,各职能部门职责没有厘清,当某些部门需要老百姓提供证明时,而公安部门又不出具,那么,老百姓究竟去找谁开证明呢?

  打破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让公民基本情况实现共享,要有两个前提条件:其一,明确各部门提供相应证明材料的职责,防止“踢皮球”;其二,打破各部门信息垄断,必须实现联网,老百姓办事需要的证明通过信息共享来解决。但在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仅靠一个地方取消奇葩证明,效果恐怕也有限。比如说,衡水籍公民在外省市办事需要相关证明,如果办事所在地相关部门与衡水相关部门没有联网,那么,这次被取消的10种证明谁来提供?可见,如果公民基本信息在全国各地政府部门之间不能共享,奇葩证明或许难以消除。

  之前推行的简政放权,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居多,更多利好经济领域。而引起公众热议的各种奇葩证明,则主要涉及民生事项。例如,健在证明往往与领社保、退休工资有关。因此,民生领域也需要一次以取消奇葩证明为核心的集中的简政放权行动。不妨由国务院有关方面牵头治理奇葩证明,各部门参与,对民生领域的奇葩证明进行一次彻底清理。同时,由立法部门为此专门立法,明确哪些方面需要证明材料,哪些方面不需要;并明确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调查证实、出具证明的责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