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文化视点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7月23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巴人:抗日南洋 播撒火种

参观巴人故居(毛节常 摄)

  一个中国的江南文人,在战火纷飞的年月,机缘巧合在南洋逗留五年,并在那里有“输出”也有“运回”。抗战是持之以恒的使命,与同在南洋的其他中国文人相比,他或许更加奔放和活跃。文学作品一流,活动能力超强。巴人,是一个传奇。

  1941年3月,巴人遵照上级指示,离别上海,转道香港准备去美国创办《华侨日报》,但因故未能成行。同年6月,受廖承志委派赴新加坡,任教于陈嘉庚主办的南洋华侨师范学校,同时激励民众抗日。他在《南洋商报》和《狮声》副刊发表系列抗战政论,如《还需沉着———纪念“七·七”四周年》等文;撰写连载文艺讲话《给文学青年》,与青年深入浅出讨论战时文学。此外,还为进步刊物《民潮》撰稿。这些文章在新加坡很受欢迎。

  日军进攻马来半岛南端,新加坡各界紧急动员起来,陈嘉庚成立了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委员会。巴人、郁达夫、胡愈之等人除参加抗委会工作外,还组织“星华文化界战时工作团”,开办战时工作干训班。但,新加坡英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沦陷已是在所难免。1942年2月6日清晨,巴人和郁达夫、胡愈之等28人乘一条小船,在日军飞机轰炸中离开,漂流到印尼苏门答腊岛。

  一行人计划转道回国,但因荷兰当局的阻挠成了泡影。百余名侨领、富商和文化人士聚集在当地小岛萨拉班让。同年3月,印尼苏门答腊和爪哇也被侵占。巴人、雷德容和另一同事杨骚进入亚里岛的密林山芭(乡村),隐居在一位名叫任生的老华侨家中。巴人和雷德容结为伴侣,杨骚以妻舅身份相处。此间,巴人专心攻读《列宁文选》等马列著作,学习印尼语言,注意研究印尼社会和华侨现状。8月,转至苏门答腊西部巴耶村,与胡愈之、郁达夫等人会合。此时胡愈之化名金子仙,郁达夫化名赵廉,并开办赵豫记酒厂成一名厂商,巴人则以佣人身份暂住。巴人积极参与当地流亡文化组织同仁社,定期聚会分析形势,讨论如何开展抗日活动。10月,巴人和雷德容搬到苏门答腊东部先达市居住。为隐蔽身份,巴人化名何秀生,雷德容化名刘岩,他们在当地组织成立华侨青年读书会,开展抗日活动。

  1943年1月,巴人夫妇移居棉兰市,参加和领导由当地华侨自发组织的苏岛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简称“反盟”),巴人负责编辑地下抗日刊物《前进报》。“反盟”主要工作是加强对华侨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揭露日军罪行,坚定抗战信念。不久,“反盟”与另一华侨抗日组织组成苏岛反法西斯总同盟(简称“总同盟”),巴人为主要领导人之一。从此,苏门答腊华侨抗日队伍不断壮大,抗日斗争蓬勃展开。

  9月20日,日军发动震惊苏岛的大检举、大逮捕行动。因叛徒出卖,抗日组织遭严重破坏,反盟成员和进步群众百余人被捕。其中11人英勇就义,50余人被判监禁,巴人也遭日军重点通缉。巴人夫妇在侨胞和印尼群众的帮助下幸免于难,最后隐蔽在丛林巴耶村内,刀耕火种自活。但巴人没有停止战斗,他以坚强毅力刻苦学习印尼文,全面深入研究印尼的历史、政治、经济等问题,为其战后撰写印尼史专著打下扎实基础。1947年,巴人辗转香港,不久投奔解放区。

  人物

  名片

  巴人(1901年-1972年),奉化人,原名王任叔。文学研究会成员,发表有许多白话诗和小说,后转向杂文、评论。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驻印度尼西亚首任大使。1954年起,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社长兼总编辑等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