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波 在众多图书中,之所以选择《激荡三十年》,是因为作者是吴晓波。知道吴晓波,是因为微信朋友圈三天两头地出现他讨论经济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很长,我竟然在手机上耐心地看完了。 吸引我读这本书的原因还在于书的题记和前言,“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恣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这样一种豪迈气概让我一下子沉浸其间。的确,1978年至2008年的这30年,对国人来说承载了太多的艰难与梦想,是锐不可当、无比开阔的30年。那时的中国就像“一个青春期的少年冲进一片正在疯长的草地,听得到他的骨骼与青草一起向上生长的声音。”我喜欢这样的文字。 1978年,刚好是我开始懂事的岁月,其后的30年是中国社会大发展大变革的30年,也是我人生最美好的30年。所以于我,因书中内容与生命历程息息相关,读来有着深厚的情感共鸣。 这30年中,我们听过了太多的企业和企业家的名字,时间过去太久,有时候我们已经分不出此时彼时。感谢吴晓波闯入历史的迷雾,为我们认认真真地梳理,我们需要这样的一本书来重新引领记忆,重温一下曾经激荡的过往。这对于读者是需要的,对于那些在岁月中飘摇沉浮的历史创造者们,更是如此。 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细细阅读的书,甚至还要不时地做好笔记。书中的人物有115人之多,在书的最后,作者以年份做了索引。柳传志、张瑞敏、鲁冠球、王石、宗庆后、马云、禹作敏、牟其中、步鑫生等,这里既有当前依然活跃的成功人士,也有曾经红极一时却昙花一现的悲剧人物。正如书中说的,大人物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小人物体现了历史的真实。当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市场经济挣脱了几十年的束缚,刚开始就是几个小人物,让各种经济改革的试验以各显神通的姿态出现,用他们的先知先觉或者仅仅是出于生存温饱的需要,以特有的胆识和勇气开辟出了一条条前所未有的路。这其中,一部分人艰难胜出,成为历史的翘楚,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成为改革的试验品和牺牲者。此外,还有那些勇敢和正直的人,比如直指“基金黑幕”、“股市赌场”的赵瑜纲、吴敬琏,揭破蓝田股份辉煌业绩神话的刘姝威,正是他们让我们这个民族没有集体失语。 书以编年体的形式展开,尽管有一些人物故事有重复交错,但并不影响阅读。在每一个年份的开头,列出了那个年代有代表性的诗或流行歌曲或热词或企业家的一段话,比如北岛的《岗位》、舒婷的《墙》、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歌曲《一无所有》、《万里长城永不倒》、《跟着感觉走》,这就像提纲挈领式的导读,让我倍感亲切的同时,再一次回味了那个时代的意气风发。“满负荷工作法”、“日事日清工作法”、“人无我有,人有我创,人赶我转”等口号,至今感觉熟悉。 “河边的埠头上,挤满了一群群村妇,她们清洗着一筐筐电器,然后在河滩空地上晒地瓜干似的晾开成片的电器零件。炉火彤红的锅灶旁,老眼昏花的太婆们一面煮饭,一面慢悠悠地摇着漆包线……”这是吴晓波转述的新华社记者描写温州电器作坊质量低劣的一段新闻稿。吴晓波,复旦大学新闻系出身,在对企业史人物的描述中,毫不犹豫或者说不自觉地运用了新闻稿人物的写法,使容易写成流水账的文字尽量具有可读性和故事性,他笔下的人物是有血肉的,是灵动的。他翻阅并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让书中的人物置身于全景式的大时代宏伟背景中,民企崛起、国企改革、亚洲金融危机、股市狂热、楼市飙升、中国制造浪潮、互联网时代到来等大事件,无一不在书中展现。一幅经济体制改革画卷次第展开,读来荡气回肠。 中国以不到30年的时间让世界重新认识了自己。包括彼得·德鲁克在内的一批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在默默地注视着中国,但外国学者的经济学理论在这里大量失效,难怪韦尔奇直呼中国“那个地方这么大,这么复杂,搞不懂,真的搞不懂。”因为,这一切只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才能真正体会。这里有成功的喜悦,当然更有痛苦与彷徨,但不管怎样,“那些自由的水流是那么的弱小,却又是那么的肆意,它随风而行,遇石则弯,集涓为流,轰然成势”。改革一直以其坚定的步伐前行着。 合上书本,那段日新月异的发展史,时至今日让人恍如隔世。对那段历史,作者不仅仅是追忆性的描述,还不时地给出了思考。面对正在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中国企业的路还很长,但这30年的发展,给了我们足够的积累和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