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盛夏延安,延河水边,宝塔山下,游客往来如织。从凤凰山顶俯瞰,一条条大道延展开去,满目苍翠。 70年前,日本无条件投降的那个夏天,整个延安城化作欢乐的海洋,人们载歌载舞,庆祝全民族抗战胜利。 延安,这个位于中国西北一隅的小城,那时是中国各族人民心中的“圣地”!是反法西斯国际友人眼中中国的希望! 瓦窑堡的窑洞中、洛川的会议室里、凤凰山麓的煤油灯旁,中国共产党人擎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终促成全民族的觉醒与团结。 延安,就如同那个历经日军17次轰炸岿然矗立的宝塔,竖立起一座不灭的“灯塔”,指引着中华民族顽强抗争奋斗前行的方向。 “灯塔”不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从这里高擎 从长征时喊出“北上抗日”的口号,到东征打出“抗日先锋军”的旗帜,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人从民族大义出发,高擎起团结抗日的大旗。 1935年12月,陕北大地,千里冰封。子长县瓦窑堡镇一孔窑洞内,13名共产党员倚桌围坐,全民抗战的战略思想正在辩论中酝酿。 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策动华北自治,全民族陷于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将何去何从? 毛泽东、张闻天等人认为,在日本加紧吞并全中国之时,社会各阶级、阶层、政党及武装力量间的关系已经改变,中国共产党应该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一切赞成抗日的力量。 “我们的任务,是使全国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不使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不参加到反日的战线上去。”统一思想之后,大家心情愉悦。“会议结束,博古走出窑洞,扶了扶眼镜,开怀大笑。”瓦窑堡革命旧址纪念馆原馆长王志厚这样回述当时的情景。 宣言即成行动。 瓦窑堡革命旧址内,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了1936年2月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渡过黄河东征的场景。毛泽东亲率红军主力,希望穿过山西开赴华北前线与日作战,遭到阎锡山和蒋介石军队的阻拦。75天战斗过后,山西20多个县建立起苏维埃政权或抗日游击队,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决心,得到了全国上下的拥护和响应。 王志厚说,瓦窑堡会议和红军东征,是全面抗战的前奏与序幕,吹响了中共领导的军队抗战的号令,更促成了全国抗日救亡的浪潮。 1936年年底,“西安事变”爆发的消息传到延安,15岁的“红小鬼”白光耀正在红军后方第三医院学习护理知识。听到蒋介石被扣押,他一蹦老高。但等到的消息是,中共中央提出释放蒋介石,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听闻此讯,他觉得怎么也想不通。 “兄弟二人正在闹矛盾,这时突然闯进一个强盗,我们是应该继续打架呢,还是联合起来对付强盗?” “当然是联合起来,反抗强盗!” 这是彼时共产党领导人与红军战士的一席对话,统一了党内和军内的思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重大枢纽。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翌日,中国共产党即通电全国,号召全民族筑成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侵略。 7月15日,中共代表团在庐山向蒋介石提交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发动全民族抗战等三项政治主张。9月23日《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发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至此,地不分南北,人无论老幼,全民族抗日的热忱,各阶层爱国的力量,汇聚到团结一致抗日的伟大旗帜之下! 1938年,抗战伊始。艰难苦战中,抗日局势究竟将沿着怎样的方向演进?中国会亡国?中国能“速胜”? 延安凤凰山麓的小油灯下,毛泽东写就了著名的《论持久战》。持久抗战、人民战争、游击战争……他以极具历史性的战略眼光,勾勒出抗日战争发展演变的3个阶段,并指出“我必胜、敌必败!” 迷雾就此散去。这个发自西北一隅的铿锵宣言,迅速传遍全国,宛若一盏明灯,照亮了抗日战争胜利的航向,亦照亮了国人彷徨的心灵。 “学好本领,好上前线去”———延安的山峁窑洞,成为培养抗日将士的摇篮 抗战时的延安,交通闭塞,环境恶劣。 交通不便和人为阻隔,都没有阻挡住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和进步人士的脚步。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然后一群一群穿着军服,燃烧着热情,走散到各个方向去。”这是中国现代诗人何其芳笔下抗战时期的延安景象。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这座为适应抗战形势而更名的学府,最为爱国青年心驰神往。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多次登上抗大讲台,发出抗日救国的动员号令。“学好本领,好上前线去!”“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指示抗大二期学员立即结束学习,于8月毕业奔赴抗日前线。毛泽东在毕业证上题词:“勇敢、坚定、沉着,向斗争中学习,为民族解放事业,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一切。” 希望的火种,就这样从延安洒向全国。“到1938年底,已有1.5万人涌入抗大学习,抗大每天都要接待几十名、上百名的新学员,其中不乏国民党东北军、西北军的爱国将士。”抗大旧址工作人员杨默说,抗战期间,抗大总校共招生八期,在各根据地创办分校12个,培养出10万多名德才兼备的干部,成为抗日将才的摇篮。 距延安数百里之外,又一座抗日青年的熔炉在渭水边火热开办。 泾阳,安吴堡。爱国青年、留学生、士兵、工程师、艺术家,甚至店员、小贩、农民……或来自日军铁蹄之下的东三省,或来自北平、上海、南京,更有从菲律宾、越南、缅甸等地跋涉万里的爱国华侨,经由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聚集到这里。 “从1937年10月开班到1940年4月撤回延安,安吴青训班开班十四期,毕业学员一万两千余人,向延安和抗大、陕公、鲁艺、中央青干班输送学员八千余人,三千多人奔赴全国各个战区。”安吴青训班旧址工作人员王文说。 黄河怒吼,山川咆哮。 抗战的延安,从未远离战火烽烟。据《解放日报》1946年统计,抗战期间,日军飞机轰炸延安17次,投弹1690枚,死伤近400人。1938年,延安城内尚有6条大街、30多个小巷,3个城门,经日军多次轰炸,渐成一片废墟。轰炸之外,陕晋交界的500多公里黄河沿线,八路军守军打退了日军23次进攻,河防保卫战之悲烈,气壮山河。 轰炸没有摧毁延安宝塔,更毁不掉山山峁峁间希望的讲坛!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延安有30余所干部学校,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抗日军政干部。他们从黄土高坡出发,奔赴前线奋勇杀敌,或凯旋而归,或马革裹尸,上演了一幕幕不屈不挠的救亡活剧! “不发枪,不发炮,只发干部和电报”,一批批共产党员从延安被派到敌后,建立、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星点火种,速成燎原之势。至1944年,连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也不得不承认,“民心倾向共产党,日军只能以县城为中心,占领少数农村。” 无怪乎,曾担任过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的冈村宁次发出哀叹,“宁可用2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学员,5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干部!” 激昂岁月远去,往事回声悠扬。 回首历史云烟,始知真理所向。 在这片苍凉的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全民族命运休戚与共,挺起了中华民族全民抗战不屈的脊梁! 一纸抗战史,半部延安赋。 延安,抗战中的“灯塔”,注定将彪炳史册,光耀千秋。 (据新华社西安8月24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