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仁 本月15日发生在通途路的工程车侧翻压死奔驰车驾驶员的事故责任尚未明确,17日奉化又有一辆混凝土工程车碾压电动自行车致骑车人当场死亡。更早一点的8月5日,慈溪交警徐鉴华执勤时,被超载工程车撞倒碾压而牺牲(9月18日《宁波日报》)。 近年来屡屡闯祸、饱受诟病的工程车,主要包括黄沙车、水泥搅拌车、渣土车等大型运输车辆。一方面,它们是城市化加速推进的“功臣”,没有它们的日夜奔跑,就没有今天的城市面貌。另一方面,工程运输市场的恶性竞争,以及一些司机在利益驱动下的“多拉快跑”,引发了一起起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不少家庭因此陷入了痛苦的深渊。工程车之患,已成市民心头之痛,已成城市发展之殇。 事实上,针对工程车的治理从未停步。各地主管部门通过创新手段,重点查处工程车超载、闯红灯、号牌不清、假牌假证、车辆安全防护装置缺失、闯禁行线等交通违法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媒体公布的数据显示,工程车交通事故数、致人员伤亡数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下降”毕竟不是“杜绝”,少数工程车的疯狂野性仍是人们不能承受之重。时有发生的血腥事故,仍不断触动人们的神经。 工程车“任性”,治理应“理性”。不必讳言,工程车道路运输管理涉及多个部门,治理工作存在“五龙治水”的弊病。治理力量分散,信息资源条块分割,使监管、执法的“威力”大打折扣。与之相对应,不少工程车的“违章战术”却“灵活”得多,很善于寻找管理空当和漏洞,利用各种手段与监管部门“暗战”。驯服违规工程车,当务之急是改变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科学化、常态化的治理机制,落实责任,收紧“拳头”,形成治理合力,保持高压态势。 工程车违章肇事在路上,但问题隐患不只是在路上。工程车治理,要避免落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怪圈,必须抓源头、抓责任主体。比如,注册地政府部门对运输企业的管理要尽到责任,不能漠视甚至纵容其违法经营;施工场地的业主和管理人员,要守住原则,不能让装多少装多少、能装多少装多少;主管部门的日常巡查和监管,也要严起来、实起来。反过来说,有了问题,要追根溯源,倒查责任,不能只抓工程车司机这个末端,罚点款了事。 离开了对利益的关切,管理往往容易出丑。工程车屡屡闯祸,运输市场恶性竞争、运输价格扭曲是一个重要根源。有的企业为拿到项目,在招标环节拼命压价,利润只能通过运输环节的多拉快跑“抢”回来,“不违法、不超载赚不了钱”成了这个行业畸形发展的真实写照。因此,要祛除工程车道路安全隐患,必须理顺运输价格形成机制。 工程车乱象不治,群众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必须通过变革和创新管理模式,在城市建设需要和道路安全秩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确保工程车运营规范、有序、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