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特别致辞中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形有波动,势仍看好”,准确概括了当前中国经济的运行特征,提供了一个正确观察和分析中国经济的方法论。 看经济运行是否健康,既要看其“形”更要见其“势” 林火灿在《经济日报》刊文分析说,所谓“形有波动”,客观反映了中国经济运行的阶段性特征。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经7个年头,但全球经济仍未摆脱危机带来的阴霾,经济复苏依然乏力。作为一个与国际市场密切关联的经济体,全球经济情况总体偏弱,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同时,国内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要求我们加快改革和调整的步伐。 在加快改革和调整的过程中,中国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了平稳,但局部的、短期的波动也在所难免。今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在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的过程中,人民币汇率也出现了波动。针对股市、汇市出现的异常波动,中国政府及时采取措施,稳定了市场,稳住了人心,避免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看经济运行是否健康,既要看其“形”,更要见其“势”。客观地说,当前中国经济的波动之“形”,并没有改变向好之“势”。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7%,总体仍然处在合理区间,既有科学的内涵支撑,又具有未来可持续性。7%的增速虽然低于前两年,但这是在10万亿美元经济规模基础上所取得的增长,增长7%相应的不变价增量比去年增长7.4%的增量还多。从全球范围看,这一增长水平不仅远高于二季度美国环比折年率2.3%、日本-1.6%、欧元区1.3%的增速,也明显快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仅次于印度一季度7.5%的增速。 经济的平稳发展增加了人民的获得感。上半年,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1%左右,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在700万人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3,比上年同期缩小0.0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更令人欣喜的是,我国经济结构也在加快优化。服务业在GDP中已占“半壁江山”,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0%,比上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9%,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 改革不断增强激发活力,让各类增长的源泉竞相迸发 今年以来,我国社会用电量和铁路货运装车量增速一直低位徘徊,一些研究机构据此判定中国经济进入衰退期。而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看来,这些传统微观指标低迷与就业良好、消费旺盛的局面形成明显反差,反映的是我国产业升级加快、经济结构更平衡,这也是步入新常态的重要特征。 结构性改革有力促进了增长动力的转换接续,正是当前经济运行的突出亮点。产业结构更轻。在传统产业承受结构调整阵痛时,服务业逆势而上。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长8.4%,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到49.5%。需求结构更优。在投资、出口持续疲软的情况下,消费的拉动作用增强。前7个月,网络零售等新型消费模式实现37%的迅猛增长。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消费拉动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显现。增长动力更绿。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持续低迷,高新技术产业却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明显快于工业整体水平。高技术制造投资增速也高于工业投资1.9个百分点,而高耗能行业投资低于工业投资4.8个百分点。发展活力更足。一批老旧企业关停并转,创新创业如火如荼。全国新登记的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平均每天就诞生3.77万个小老板,阿里巴巴、腾讯、小米等一批互联网企业成为活跃在全球舞台的“中国好声音”。 宏观调控:做好区间调控、定向调控、适时预调微调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宏观调控加强多重目标、多种政策、多项改革的统筹协调,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指出,宏观调控定向精准、创新有为。 今年以来,宏观调控运用了多种手段。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效配合,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和增长动力转换加快。从金融政策看,央行多次降准、降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融资担保、贷款风险分担补偿、创业投资带动银行信贷资金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融资结构在优化,企业贷款利率和融资成本在下降。配合金融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也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从投资领域看,七大投资工程包相继推出,加快PPP项目落地。大力鼓励社会资本举办教育文化、旅游健身、养老医疗,释放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应该说,宏观调控政策互相配合,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下一步,要做好区间调控、定向调控、适时预调微调。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这是一个总体思路。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及时进行预调微调,高度重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从财政政策看,要通过加大降税清费力度、加快推广PPP模式、发挥好各类投资引导基金作用等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随着营改增试点的推进、消费税改革的加快,以及资源税费改革方案的推出,财政政策将为稳增长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李 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