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党史·国史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慈溪的棉花生产

  1957年慈溪县被列为全国五个实现“百斤棉”县的首位

  宁波种植棉花的历史悠久。早在南宋,姚江以北濒海地区遍植棉花。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调整稳定棉粮比价,给予棉农以政策优惠和物资扶助,棉农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棉花产量逐年提高。尤其是慈溪的棉花生产,成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宁波经济建设的一个亮点。

  1954年10月,宁波专署研究提出《关于划建棉区县和机场特区及调整余姚、慈溪、镇海县界草案》,大幅度调整慈溪、余姚、镇海3县行政区划。原慈溪县南部42个乡镇划归余姚,东部庄桥区的5个乡划归镇海县;庄桥区的灵阳、姜颜乡和庄桥镇划建机场特区,成立新庄桥区,划归宁波市。原慈溪县境经调整后,仅留下观城区、鸣鹤区的20个乡镇以及原慈溪县直属的观城镇。余姚县大古塘以北的逍林、浒山、周朝、周巷、泗门、临山等区的65个乡镇划入慈溪县。镇海县龙山区北部10个乡镇划入慈溪县。慈溪县委、县政府驻地由慈城镇迁至浒山镇。

  慈溪县形成了原镇海、慈溪、余姚3县北部连成一片的新县境。县境调整后的慈溪县成为集中产棉县,常年植棉40余万亩,植棉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0%以上,占全专区棉田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约占浙江省棉田面积的三分之一,成为当时全国10个集中产棉县之一,有“浙江棉仓”、“百里棉乡”之称。

  县境调整后,慈溪县委、县政府有更多精力加强对棉花生产的领导。国家对棉花实行统购后,县委、县政府严密制订棉花生产计划,检查督促各地按照计划种足棉花,并采取奖惩措施,保证棉花生产。同时,中共宁波地委成立慈北棉区互助合作基点工作委员会,组织县、区、乡干部63人,领导和帮助岐山、古窑等6个乡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社(组),克服单干棉农不能克服的困难,依靠集体的力量兴修水利,改进生产技术,普及良种。

  1955年4月,全县各区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每站配备1名到2名棉花技术员,指导种植棉花,普及棉花新品种、条播技术和一年两熟间作套种技术。1955年,慈溪棉花总产量1929万公斤,亩产48公斤,相当于全国平均亩产量的2.5倍左右,比1954年增长了52.4%。其中,该县五洞闸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亩产皮棉50.5公斤,获得国家农业部授予的“棉花丰产奖”。

  1955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棉花丰产的慈溪县》一文,指出“合作化是棉花大丰收的主要关键。全县六百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棉花,今年普遍增产”。11月15日,农业部在慈溪召开长江流域七省棉花生产现场交流会,推广慈溪棉区一年两熟间作套种经验。从此,慈溪植棉闻名全国。

  1956年,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基本完成和《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贯彻实施,慈溪县干部群众满怀信心,争取1年实现亩产“百斤棉”的目标。正当丰收在望之时,百年一遇的强台风、20天的秋雨、严重角斑病相继来袭,全县棉花严重减产。面对这一情况,县委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和地委的指示精神,统一思想,确定了“生产自救、节约度荒”方针。经过9个多月努力,全县多种经营和副业收入达到1053万元,比原计划增加1倍多,每户农民平均收入达到103元。挽回了棉花减产所造成的损失,稳定了棉农种植棉花的信心,进而使1957年的棉花产量得到大幅提高。1957年,全县44.6万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50.05公斤,比历史上最高产量的1936年增产近3倍,成为全国第一批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指标的五个县之一。1958年,慈溪县经受住了50多天的干旱考验,全县41.95万亩棉田平均亩产皮棉53公斤,位居全国5个实现“百斤棉”县的首位。

  慈溪棉花种植谱写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宁波农村经济建设辉煌的一页。全国各产棉区纷纷派代表来慈溪参观,国家农业部电影社专程到慈溪拍摄棉花丰收场面和套种绿肥技术科教片。1959年10月,国家农业部在慈溪召开全国棉花生产会议,介绍推广慈溪棉花生产经验,实地考察慈溪的棉花生产情况。20世纪60年代,慈溪县委书记黄建英还被周恩来总理誉称为“棉花姑娘”。

  (摘自宁波党史二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