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博 江东记者站 张绘薇 通讯员 冯晶晶 王阿姨今年60岁,退休后一直在学习甬剧。前不久,她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关注了公众微信号“阿拉文化空间”。 “以前我觉得微信都是年轻人玩的,我们老年人根本玩不转。后来同学说里面有很多免费票务,都是高质量高水平的演出,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添加了微信。”王阿姨说。关注公众微信号“阿拉文化空间”后,她很快就在里面找到了自己钟情的甬剧和孙女爱看的儿童剧。就在上周,她在该公众微信号的“阿拉惠民”中申领了2张甬剧免费门票,次日一早就拿到了两张总共价值360元的门票。 1500余场次活动惠及群众17万人次 像王阿姨这样,在公众微信号“阿拉文化空间”里通过领票、抢优惠券等形式“点单”文化服务的,还有蛮多。 上个月,摄影爱好者王先生在“阿拉文化空间”免费票务里找到了江东区摄影家协会秘书长王博雷的“photoshop摄影后期处理技法”讲座门票。他通过点单,愉快地参加了专业摄影知识讲座,收获匪浅。 前不久,江东区老年大学的宋老师在“阿拉文化空间”里找到了老年人免费参观宁波文化广场科探中心的信息。通过点单,她申领了500张免费参观券。次日,工作人员就把这批门票送到宋老师手中。接下来,宋老师将带领500名老年大学学员,分批到科探中心体验科学之旅。 作为全大市范围内首个公益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阿拉文化空间”以“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空中无线”配送公共文化服务。“阿拉文化空间”的受众是全体市民,市民可上网浏览文化艺术资讯,“点单”参与公共文化培训活动,免费或低偿享受文化产品服务。 据统计,自去年12月底上线以来,“阿拉文化空间”推送产品和服务1500余场次,惠及群众17万余人次,吸引粉丝逾万人。 三大板块全新上线 今年8月,“阿拉文化空间”微信2.0版全新上线,开设“阿拉文化”“阿拉推荐”“阿拉惠民”三大板块。 “阿拉文化”包含“最新发布”、“阿拉介绍”、“场馆开放”、“文化地图”和“我要加盟”五项内容,把120家文化场馆分类布点,展现有关部门、街道社区、学校、企业机构等文化服务场所的实际点位,并将一键导航功能引入平台。通过“地图”,本地市民可准确地查找到自己想要体验的文化服务场所地址,外地市民可以全面了解一定区域内的优质便民文化设施,有针对性地为市民体验和享受文化服务提供便捷的文化路径。 “阿拉推荐”整合了公益性文化单位和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资源,内容丰富是其最大亮点。文化馆的百姓课堂,图书馆的红领巾阅读天使活动,文保所的国学讲座,健康管理中心的养生讲座及36家经营性文化单位的电影票务、文艺节目、文化巡展等已纳入其中。在“阿拉推荐”中,最大的亮点非“资源库”莫属。“资源库”又细分为节目库、师资库、场地库、活动库。目前资源库内已有文艺团队300多个,文艺节目50多个,各级师资60余名。在这一界面中,还设置了团队通道,社区联络员根据固定账号和密码,可以进入并点单,根据社区群众需要点培训、点节目、点活动、点电影,文化管理部门也会以政府采购的形式配送给各个街道社区。 “阿拉惠民”偏向于粉丝互动,包含会员中心、抢票功能和各类专题活动。该板块在今年寒暑假期间推出8000个免费课程和活动,几分钟就被“秒杀”一空。 政府搭台实现公共文化共建共享 公共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百姓和文化企业的积极参与。为此,“阿拉文化空间”积极搭建平台,鼓励全社会共建共享。 刚刚结束的“艺培风采大舞台”活动,连续开展了9场比赛,吸引上万人次参与。首场比赛是宁波舞蹈天地拉丁舞专场,舞蹈演员在书城广场的舞台上激情舞动,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舞蹈秀。有激情四射的快乐拉丁,有活泼俏皮的恰恰,还有婀娜柔媚的伦巴。动感的音乐、亮丽的舞服、热情的演员、灵活的舞步马上征服了观众,全场观众跟随音乐有节奏地鼓掌。 通过展赛,为艺术培训机构搭建了展示教学成果的平台,又从中排摸出了培训机构优秀的节目、师资及闲置活动场地等情况。目前,经过排摸后的一批批培训机构、节目库、师资库和场地库,正逐步纳入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优秀采购名录。 文艺“民星”和民间文艺团队也在“阿拉文化空间”找到了展示和招募新成员的平台。来自明楼街道常青藤社区的张阿姨十分兴奋地告诉记者,她们的邻里节文化汇演上了“阿拉文化空间”订阅号,好多朋友看到微信后都给她们点赞,还有很多慕名而来要加入她们的团队。 将于本月在宁波文化广场举办的“阿拉文化空间”推广晚会,所有节目来自于平台的资源库,届时现场还将进行“阿拉文化空间”公益联盟授牌结对仪式。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日前召开的“阿拉文化空间”论证会上,专家学者对“阿拉文化空间”的架构和运作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一致认为:“阿拉文化空间”通过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方式,吸引了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大大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在推动供给和需求有效对接以及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方面已初具成效,和目前涌现出来的公共文化网络服务平台相比更接地气,更具可复制性。同时针对平台的定位、功能、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等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下一步,“阿拉文化空间”将在吸纳各方建议基础上,开辟辖区内的街道社区和部门通道,通过有效整合文化设施阵地、文艺人才、文艺精品、文化活动等各种文化资源,以微信公众号、APP、网站三位一体的载体,建设操作简单、服务便捷、运营高效的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不间断公共文化配送,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和群众文化需求满足之间“O2O”式无线互动,更好地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