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援疆的“自选动作”是笔宝贵财富

    □方 石

  “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接地气。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在做好计划内各项援疆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先后组织开展宁波眼科专家百例免费白内障手术、甬库党员关爱金、在疆宁波籍企业家向库车贫困村爱心捐赠、甬库两地少年儿童书信手拉手、大学生志愿者赴库车支教等系列活动(10月18日《宁波日报》)。

  这则报道,让我想起2008年“5·12”大地震后宁波对青川的援建。当时的“规定动作”是县城重建,宁波是挑重担的,开始就是“倒计时”。但“规定动作”主要用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事关区域发展关键的骨干项目建设,很难覆盖到一些乡村小的民生项目,而这些项目虽小,却是群众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宁波把惠及当地更广大群众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加以考虑,前后完成的150个援建项目,除省里确定的25个外,“自选”的多在解决大项目解决不了的民生问题上。最终带给这块土地的,不仅仅是崭新的家园,还有更多的撒向大山深处的欢乐与梦想。

  如引水。青川降雨不均,旱季水源枯竭,常受断水之苦。有的山村地震后古井干枯,要到10多公里外的山下用背篓背水上山,有的只能利用山势落差,用竹管接水。援建干部为找水源,爬上千米高山,磕破了裤子,蹭破了手,为青川建成118个集中饮水点,解决了当地永久性用水问题。

  又如修路。当地群众说:从绵阳到青川是四车道,进了青川是两车道,到茶坝是单车道,通村没车道。由于没有车道,老百姓生病上医院,要用摩托车把病人绑在背上。因为没有桥,学生上学要蹚水过河。为此,援建人员新修30余条共计205公里的道路,新建漫水桥25座,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出行难、运输难。

  从援藏、援黔、对口支援三峡,到援建青川、援疆,作为相对发达的地区,宁波每次对外支援,无论是“规定动作”还是“自选动作”,总是把自身发展的成功模式,毫无保留地嫁接到援建地,为当地未来的发展留下更多的空间。这是一笔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

  爱心城市的外延。宁波的每次援建,不仅是政府行为,三江六岸更是爱心涌动,多少资金、项目、人员和源源不断的爱心,超越本土,涌向那些需要的地方。

  执政理念的昭示。尤其是“自选动作”,特别“接地气”,最能体现宁波的援建精神。项目建在深山里,上级看不到,引不起媒体更多关注,但受益的老百姓会自发放鞭炮。这么做,摒弃的是“形象工程”,折射的是宁波人务实低调的作风。 

  “宁波模式”的创建。不搞“保姆式”的援建,决不能让老百姓住新居吃红薯。发展产业、一起创业、科技支持、支教服务、人才培养,这些都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正如报道中那位库车干部所说: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从“输血”到“造血”,从硬件到软件,为援建地全方位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于宁波的援建,青川人民的评价是:一步跨越三十年。对库车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是我们的社会制度创造的效率和奇迹。中国有6亿多人口脱贫,占到全球70%,无与伦比;35年经济连续保持9.8%的平均增长率,绝无仅有。“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援建的一切足以证明,我们应该有充足的制度自信。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