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常态下打造开放新动力的思考

  吴培力

   开放是当今世界的历史潮流,更是当代中国的历史抉择。以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为发展愿景的宁波,无论是现代化还是国际化,无论是港口还是城市,都与开放紧密联系。在一个开放型经济体,开放是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国际经济呈现新趋势、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开放型经济要更好地服务服从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自觉地肩负起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一、新常态下开放要成为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

  改革和开放密不可分。改革为开放创造体制基础和内在条件,开放为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和活力源泉。开放与改革双轮驱动是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开放对改革具有“鲶鱼效应”“倒逼效应”和“锁定效应”,有推动前进、打破停滞、防止倒退的多重功能。没有开放,改革往往方向不明,动力不足,行之不远。中国入世是以开放促改革的典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以开放促改革的最新例证。当今重构中的国际经贸新规则涉及面广,对增强市场决定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社会、保障公平竞争、促进治理现代化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比如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有利于实现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和公民、企业“法无禁止皆可为”;竞争中立规则有利于促进国企改革和保障公平竞争;环境规则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政府采购规则有助于增加政府透明度和防止腐败。总体来看,这些规则与改革方向总体上是一致的。因此,新常态下要坚定不移地把开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以开放的深化促进改革的深入,以开放的主动赢得改革的突破。

  二、新常态下开放要成为促进创新的强大动力

  在经济学范畴中,创新主要是指通过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来提高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在经济全球化、研发国际化的今天,开放和创新这两大因素正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高层次的创新已难以想象在完全封闭的条件下进行。从创新的具体类型来看,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无论是模仿创新,还是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都离不开一个开放的环境。即使是原始创新,也早已不是传统的封闭式的“自我创新”。理论和实践均证明: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闭门造车,自搞一套,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徒然浪费人力物力。只有以开放的心态和胸襟、开放的眼界和胆识,站在人类优秀文明的基石之上,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揽四方精华、纳八面来风,勇于并善于利用全球资源,才能有不同于以往、不同于他人的自主创新。因此,新常态下要坚定不移地把开放作为促进创新的强大动力,充分发挥对外贸易的竞争效应、利用外资的溢出效应和“走出去”的整合效应,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引进优质国际资本、主动利用国际资源中鼓励和推进开放式创新,以培育产业优势,激发竞争活力,促进效率提升。

  三、新常态下开放要成为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开放与发展紧密关联。开放型经济可以直接并间接拉动经济增长,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促进思想文化交流,更新社会观念和理念,扩大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纵观中外历史,强国盛世都是开放的国度,开放迎来盛世,封闭导致衰落。宁波的历史命运从来与开放息息相关。唐宋时期,宁波一跃成为全国三大口岸之一,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对外贸易的萌生和勃发。改革开放以来,宁波接连成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和“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城市”,开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实践证明,每一轮新的大开放,都会推动新一轮大发展。进入新时期,入世的开放红利已经基本耗尽,需要创造新的开放红利期。不开放没有出路,开放徘徊不前也没有出路。鉴往知来,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之路必然是开放之路,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之路也必然是开放之路。新常态下要坚定不移地把开放作为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升。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