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孙晖 象山记者站 俞 莉 陈光曙 伴着悠扬的号角声,带着丰收的期盼出海捕鱼;怀着满载而归的喜悦,在亲人的翘首以盼中归航……象山渔民祖祖辈辈过着这样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但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这份平静已荡起层层“涟漪”。 面对重重“大山”,很多渔民走到了转产转业的“十字路口”。是坚守还是上岸,未来该何去何从?他们的心中有着一个个问号。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现状“倒逼”渔民转型 据了解,象山县有渔业乡镇10个,渔村38个,拥有各类渔船3700余艘,从事海洋捕捞的专业人员1.6万人。 随着渔业资源和可捕捞区域的逐年减少,货船航道和渔船捕捞区重叠导致互相刮擦等情况的发生,渔业纠纷日益增多。记者从象山县渔业海事调处中心了解到,仅今年前三季度,他们已受理渔业纠纷案173起,大大超过去年同期。此外,海难、海损事故和各类案件,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个行业是在“拿命混饭吃”。 “出海捕鱼一般要半个月左右,几乎日夜作业,劳动强度很大,海上生活又极其枯燥。”石浦一渔民告诉记者,不但很多打工者不愿做船员,本地许多渔民也不想再让子女捕鱼,“还是把书念好,找份稳定工作更好。” 同时,记者了解到象山渔民中45岁以上的占总数的60%以上,整体年龄偏大。随着岁数渐增,他们逐渐感到力不从心,萌生退意。 日前,财政部、农业部印发了关于调整国内渔业捕捞和养殖业油价补贴政策的通知。从2015年起,油价补贴以2014年清算数为基数,力争到2019年,将国内捕捞业油价补贴降至2014年补贴水平的40%,以进一步减少国内捕捞渔船数和功率数,优化捕捞作业结构,控制捕捞强度。这真正成了渔民的“心头忧”。据了解,从2006年国家实行油价补贴开始,象山捕捞业真正进入高速发展期,渔民的收入大幅增加。“国家每年的油补占渔民年收入的一半以上,所以从2006年至去年,象山只有少量渔船、渔民退出捕捞,高额的柴油补贴大大降低了渔民转产转业的积极性。”该县海洋与渔业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但如今,油价补贴这块最大的“蛋糕”要减了。于是,很多渔民在接受采访时说:“以后这碗饭越来越难吃了!” 转型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转产转业,已是象山越来越多渔民直面的现实问题。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象山县也有少量渔民“上岸”,其中不乏成功的典型。 43岁的石浦蛟龙村人林永奎曾是一名船老大,拥有一艘900马力的钢制渔轮。2011年,他选择转产转业,投入2000余万元成立象山协顺海洋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身海洋休闲旅游产业,并带动近30名渔民“上岸”。如今,“协顺”已成功打造7艘高档休闲渔船和1艘豪华游艇。去年,该公司销售额达700万元。 但对于转产转业,更多渔民心中仍是“茫然”二字。记者了解到,象山渔民整体文化程度偏低,大多数人在初中学历以下,只有捕鱼这项单一技能,加上年龄偏大,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创业,不知道转型后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渔民老张曾主动退出海洋捕捞,搞过养殖。“但我技术不行,加上台风受灾,全部投入打了水漂!”无奈之下,他又干过一段时间的老本行。老张是很多渔民转型后“水土不服”的一个缩影。该县海洋与渔业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一些渔民转产转业后,因为文化程度不高,不会其他技能,最后又“脱鞋下海”,甚至开着“三无渔船”去捕鱼,“去年‘一打三整治’中就查到不少这类个案。” 转型靠渔民和政府共同努力 虽然转产转业之路困难重重,但仍要勇敢前行。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渔民个人层面来说,需积极转变意识,努力、主动寻找就业、创业机会,实现转产转业;从政府层面来说,此次油补政策调整中有减船补助、转产转业的相关政策,但目前地方具体政策尚未出台,建议加大相关补助力度。同时,地方政府要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广大渔民提供各种就业、创业信息,加大对渔民的技能培训,帮助他们转产转业。“目前,渔民还没有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障,是否可参照失地农民,先对‘双转’渔民试点建立相关社保制度,彻底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该人士说。 记者了解到,去年“一打三整治”开展以来,象山县已专门安排1亿元财政补助资金,用于渔民转产转业扶持和生活补助,并出台转岗培训、经营农家客栈等七大优惠措施。如今,休闲旅游、水产养殖、渔家乐等产业,已逐渐成为当地“失海”渔民转产转业的首要选择。同时,该县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开展实施渔民基本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的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