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合 通讯员余祖轩)都说“果贱伤农”,如何才能让农民辛苦种出来的作物有市场、有口碑?在余姚,党组织已覆盖10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发挥先锋引领作用,从品种引进、种苗培育到技术指导、品牌营销,方方面面做好农业的“红色推手”。 今年,对于临山镇味香园葡萄专业合作社来说,真可谓喜事连连。一年来,该社先后与两个大型超市、十多家果品批发市场开展合作,共计销售葡萄1200吨。“这背后,可离不开党员的倾情参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陈正江说。 2007年该支部成立后,根据党员的思想素质、技术特长和意愿,设置了技术咨询、科技示范、市场销售、致富信息等“党员示范岗”,4名具有专长的党员还组成“推销联合体”,专门负责农产品的推广销售工作。为了更好地接“地气”,合作社21名党员中有15名接受“双重管理”,除组织关系在合作社的党员外,其他党员的组织关系仍可保留在村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基层组织设置、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等面临的难题。 “合作社作为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枢纽,对党员和农户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凸显。”余姚市委两新工委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市积极探索合作社党建新模式,基层党组织发挥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优势,更加深度地融入农村经济发展之中,逐步迸发出了“1+1>2”的效应。 拥有2000亩果蔬生产基地的低塘街道镆剑山村,是远近闻名的蜜梨种植地。从前梨农大多自产自销,品质上参差不齐,卖不了好价钱。为了打开市场,提高知名度,低塘街道舜水果蔬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经过商量,决定由党员经纪人走南闯北找市场打开销路,党支部出谋划策,推行标准化生产,统一商标、统一包装,让梨农得到最大收益。如今,舜水蜜梨不仅价格有了显著提高,而且远销杭州、温州、福建等地,更做起了网上营销的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