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率先引入第三方破解安全监管难题

1.5万家小微企业有了“安全管家”

宁波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向好,工伤人数连续两年下降逾15%

  本报讯(记者何英杰 俞永均 单玉紫枫)“喷涂车间易燃物多,应把白炽灯换成冷光源的LED灯;消防过道两侧堆放的铁艺件,高度不能超过2米……”昨天,“安全管家”杨文杰又来到宁波为富工艺品有限公司“现场挑刺”,企业主王为富不怒反喜:“有你盯着,我放心多了!”

  在宁波,已有1.5万家小微工业企业聘请社会专业力量参与安全生产监管,涉及隐患排查、高危企业“体检”、现场培训等内容,石化等15个重点行业实现了第三方安全监管全覆盖。

  有了“安全管家”的助力,宁波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向好:工矿企业人员死亡事故、死亡人数、生产经营活动事故率全面下降,工伤人数连续两年降幅超过15%。今年1至11月,全市每万人工伤事故频率为57.49人次,同比下降47.6%,为近五年最低。

  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焕宁不久前在宁波调研时,对我市以社会化服务延伸标准化建设、破解小微企业安全监管难题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值得向全国推广。

  自2011年成为全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示范试点城市以来,宁波规上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但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成了事故隐患的重灾区。

  “全市工业企业7.3万余家,90%以上为小微企业,而政府安监人员不到300人,要实现安全生产监管全覆盖,显然是有心无力。”市安监局局长项敏感慨道。

  如何破解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无人管、不会管、管不好”的难题?2013年底,宁波在宁海县进行安全生产服务外包试点,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全县2000多家小微企业完成全面排查后,900多家企业与第三方机构签订了服务外包合同。两年来,这些企业查出并消除安全隐患6.4万条。

  宁海经验迅速在全市复制推广,各个产业集聚区还立足产业特点,因地制宜进行再创新。在宁波石化开发区,管委会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引导企业与第三方机构开展专业化安全生产合作,排除安全隐患100多个,为区域安全生产加上“第二把锁”。

  今年6月,宁波专门出台政策,鼓励企业以公开招标、合同约定等形式,引进第三方“安全管家”,财政将适当予以补助。

  体制创新催生新产业。目前宁波已集聚安全生产中介机构50多家,专业人员800多人。“我们已累计服务了3000多家小微企业。”抢到“头口水”的宁波乾业安全科技公司总经理童潮镇表示,公司正全力把安全生产监管业务拓展到台州、舟山、温州等地。

  短

  评

  “三方共赢”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安全生产人命关天,责任重于泰山,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宁波市通过借助社会力量,支持社会中介服务企业参与小微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处理,破解了全国性难题,值得大力推广。

  它的意义有两点;一是实现政府、社会与企业三赢。对于政府来说,解决了监管力量不足带来的“管不了”问题,使大量小微企业纳入政府监管体系,从而加强了政府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监管;对于社会来说,减少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了事故带来的巨大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对于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来说,解决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处理无人管、不会管和管不好的问题。

  二是培育了为企业生产服务的中介服务业,为政府职能转变,逐步形成安全生产政府履行监管职责、社会广泛参与、企业履行主体责任这样分工协作的总体格局开辟了新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中介服务业,包括为企业生产经营和人力资源服务的各类技术咨询服务的行业应运而生,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政府职能也更多地从管理向治理转变。因此,宁波的这一做法,完全符合政府和社会治理体系的改革方向,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