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四明周刊·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1月01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甬剧,燃起冬日“一把火”

致这些年坚守跋涉的那些甬剧人

  37年前,曹禺经典话剧《雷雨》被搬上甬剧舞台,著名甬剧演员王坚在剧中饰演繁漪。(资料图片)
  著名甬剧演员、梅花奖得主王锦文,在新排甬剧《雷雨》中的繁漪造型。(资料图片)
  2015年12月7日晚上,宁波市甬剧团时隔37年再排经典剧目《雷雨》,宁波逸夫剧院观者如潮,盛况空前。不少戏迷在等待《雷雨》首演退票。 (周建平 摄)

  本报记者 陈 青

  半个月前在逸夫剧院举行的甬剧艺术节上,时隔37年重排的经典剧目《雷雨》一票难求的场面,至今仍被戏迷们津津乐道。

  20多支业余团队比拼,6台精品剧目展演,专业业余剧团同台“飙戏”,总体上座率超过九成……冬日的甬城因为火爆的甬剧艺术节,而显得暖意融融。

  坚守的甬剧人 探索多种类型新剧目

  从田头山歌而来的甬剧,是极具浙东特色的地方戏曲。从传统剧目《半把剪刀》《双玉蝉》《天要落雨娘要嫁》到现代戏《亮眼哥》《秀才的婚事》;从“里程碑式的作品”《典妻》到后来的《风雨祠堂》《安娣》《宁波大哥》《筑梦》—60多年风雨兼程,甬剧人一直没有停止过探索的步伐。

  移植于经典话剧的《雷雨》出票只花了短短几天时间,票房就挂出“全满”告示;开演当晚,前来等退票的戏迷络绎不绝,以至于市甬剧团团长自掏腰包从“黄牛”手中买了300元的高价票。演出结束时,大批戏迷从剧院二楼涌到一楼舞台前,献花、鼓掌、零距离接触,久久不愿离去。“这样的场面,好些年没有遇到了。”逸夫剧院的工作人员说。

  戏剧梅花奖得主、市演艺集团艺术总监王锦文,把《雷雨》的演出成功归结为“甬剧非常适合这样的家庭伦理剧”,并认为那是甬剧和甬剧团长期积累的成果。

  据王锦文介绍,1978年以后,市甬剧团在全省乃至全国戏剧界均以编演现代戏出名,代表作有《亮眼哥》《秀才的婚事》等。上世纪90年代中期,市甬剧团除了新创剧目,还上演移植传统剧目。为了走市场,剧团还演出儿童剧,“儿童剧最多时一天连演7场。在戏剧艰难的时候,尽管有不少演员流失,但甬剧团最终还是挺过来了。”

  2000年开始,甬剧实行“三条腿”走路:一是抓精品剧目,斩获“文华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的《典妻》即是最好例子。藉此,甬剧从一个地方小剧种走向全国,乃至跨出国门。

  《半夜夫妻》《借女冲喜》等传统剧目,则定位农村演出市场,王锦文说:“一方面受演出场地的局限,上演精品剧目条件不具备,另一方面甬剧传统戏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虽然是下乡演出,但我们在艺术上一点也不马虎。”

  “第三条腿”是移植剧目,如打造青春版《珍珠塔》等。在王锦文看来,“每一个时代的戏都有特定的受众,戏剧必须符合当代审美,与时俱进才有生命力。”

  本次甬剧艺术节,逸夫剧院制定了低票价惠民政策。越来越多的甬剧业余团队热情加入———从第一年的七八支队伍到第二年的18支,到今年有20多支业余团队参加折子戏比赛。目前,以姜山甬剧团、下应甬剧团、小堇风甬剧团为代表的分布在各个区县和乡镇的甬剧业余团队有30余支。

  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宋臻认为,业余剧团常年在基层演出,以甬剧传统剧目为主,多的团队一年演出超百场,为土生土长的甬剧艺术带来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对恢复甬剧的生态土壤起了积极作用。连续两年,市甬剧团和业余团队在甬剧艺术节同台演出《半把剪刀》《借妻》等传统戏,更激发了业余团队的积极性。

  着力非遗传承 青年演员昭示甬剧希望

  2008年,甬剧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2011年,市甬剧传习中心成立。2013年,甬剧微型博物馆成立,珍贵的文史资料收入其中。宁波市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在经费上均加大了投入力度,市财政每年下拨200万元保护专项资金,用于甬剧的日常保护工作。

  2012年,市甬剧传习中心启动了甬剧老艺人抢救性保护工程,从艺40多年的甬剧名家沃幸康等通过走访在世的高龄老艺人,搜集到一批珍贵的唱片、剧本、剧照等实物资料,其中包括在戏曲舞台上已消失多年的“甬剧传统七十二小戏”。“甬剧传统七十二小戏”是曾经流传很广的早期剧目,但因种种原因绝迹舞台。2013年,根据收集的资料,重点整理出《拔兰花》《双投河》《康王庙》《扒垃圾》4出小戏,并邀请尚健在的甬剧老艺人出山,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舞台上。通过三年奔波,工作组编撰成《甬剧老艺人口述史》一书,即将付梓出版。《甬剧优秀传统小戏剧作选》也将在今年出版。

  甬剧传习工程书籍出版系列之一的《甬剧优秀唱腔选集》已于2015年3月在宁波博物馆首发。该书由甬剧老艺人董阳焕整理选编,不仅有甬剧传统剧目中的经典唱腔选段,如《半把剪刀·法场辨仇》《天要落雨娘要嫁·后山大路有高低》《双玉蝉·门外喜鹊叫连声》等,也有新时期以来甬剧代表性剧目优秀唱腔选段,如《罗科长下岗·忆往事一幕幕》《风雨一家人·叫你一声玉诚哥》《典妻·轿杠悠悠泪悠悠》《宁波大哥·十八年救命之恩不敢忘》等,收录的唱段共计91段。

  甬剧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茁壮成长的青年演员在近几届甬剧艺术节中纷纷挑起大梁,无论是第六代的郑健、孙丹,第七代的沈超、张欣溢、苏醒、贺磊、柯珂等,他们的实力彰显着甬剧事业后继有人。按王锦文的说法是:“每一代都有可以站在舞台中间的人”。  

  《药行街》热度 大众传媒助推甬剧火爆

  在本届甬剧艺术节上,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戏迷一边看戏,一边开心地对照着:这是演“沈医师”的王锦文、演“金满庭”的虞杰,那是演“阿忠”的严耀忠,还有演“二太太”的柯珂、演“姚三江”的苏醒等。他们口中的这些“人物”全部出自甬剧情景剧《药行街》。

  2014年10月,52集甬剧情景剧《药行街》推出,每周日晚播出一集,次日重播。这部展现宁波人、宁波话、宁波事、宁波戏的情景剧本土特色鲜明,内容亲民接地气,轻喜剧风格娱乐性强。

  “《药行街》出现了老人、青年一同追剧,小孩跟着爷爷奶奶观看的热潮。”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晓菁说,“甬剧适合演民国戏,所以我们选了宁波人最熟悉的药行街。《药行街》大大激发了观众对甬剧的热情,播出后收视率屡创新高,重播时收视率依然居高不下,这令我们喜出望外。”

  “原来还担心观众会对剧中的一些唱段产生反感,没想到有不少观众写信到电视台要求增加唱段比例。”王锦文认为,通过电视传媒,甬剧找到了另一条适合大众传播的新路,“《药行街》拓宽了甬剧表演领域和表现形式,吸引了更多的年轻观众。如果说十多年前很多新戏迷是因为《典妻》而喜欢上甬剧,如今更年轻的戏迷则从“药行街”追到了剧场看甬剧。”

  其实,早在《药行街》之前,甬剧与电视已经结缘。王晓菁介绍,2012年,市甬剧传习中心与宁波电视台三套《阿拉讲大道·生活版》联合制作了《讲大道》“甬剧栏目”,收视率一直稳居该频道前列。

  除了电视的传播,姜山甬剧团、下应甬剧团、小堇风甬剧团等一批业余甬剧团队,对于甬剧的推广、弘扬同样功不可没。小堇风甬剧团团长钱后吟身边就吸引了很多年轻演员和戏迷,他们曾在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亮相,并先后夺得过周冠军、月冠军、“年度十二强”。

  有了《药行街》超高的收视率和良好的口碑,由原班人马倾力打造,延续《药行街》的甬剧艺术特色,一部全新的公案题材轻喜剧《老爷升堂》,日前已经开机,春节后将正式在宁波电视台第三频道开播。王晓菁称这是甬剧艺术融入电视媒体的再次尝试,值得期待。

  甬剧还在积极寻找新的根据地。江东区福明街道提出了把福明打造成为宁波甬剧之乡的愿景,2013年,成立了由王锦文担任社长的“锦文甬剧社”,还建设了我市首个甬剧微型博物馆,江东第二实验小学东校区也已成为甬剧传承基地。目前,宁波市甬剧博物馆正在筹建中,2016年6月有望开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